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国一刻也等不了!一架专机直飞中国,这次派的高官很不寻常

0
分享至

上个月末,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突然按下了原定访华行程的暂停键。这让外界不由得猜测:中德关系是否出现了新的变数?

不过,这场外交"急刹车"后不久,两国外长就进行了通话。期间,王毅外长掷地有声地强调了一个中国原则对中德关系的特殊意义。希望德国能制定更稳定的政策框架,确保两国关系始终走在正确轨道上。



【德国外长因踩台海红线,招致中方不满】

瓦德富尔则表示德国"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意通过对话推进双边关系发展。

外交舞台上的弦音略显紧绷之际,德国经济领域的掌门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踏上了访华之行。克林拜尔没有外长那样的政治敏感性,但身份仍然很不寻常。他手里攥着德国的钱袋子,而眼下德国最缺的,恰恰就是稳定的对外经济合作。他率领的金融和商务代表团阵容豪华,俨然是要来和中国谈笔大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克林拜尔是德国联邦政府中首位访华的部长级官员,这个"第一"背后传递的信号,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德国现在的经济状况,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并不为过。数据显示,这个欧洲经济引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业投资信心跌至冰点,出口数据持续疲软,财政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德国最大的外贸市场,重要性不言而喻。



【德国派出财长与中国谈合作】

克林拜尔在登机前的那番表态更是意味深长。他说:"我们不应该只是谈论中国,而是要与中国对话。"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是对国际社会发出的明确信号: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事务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公开消息显示,这次中德高级别财经对话涉及的议题包罗万象:从金融准入到监管合作,从稀土供应到制造业投资,每一个都是关乎两国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

德方此次的务实选择,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现实:在经济发展这个硬道理面前,任何意识形态的执念都不得不做出让步。当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时,政治口号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外交领域出现波折,经济领域的对话却必须继续。

即便德国财长此行迫切希望与中国达成合作,但不得不承认两国关系中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德国政界和经济领域极其割裂的表现。数据显示,德国对华出口总额高达千亿欧元级别,中国连续多年稳坐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化工这些领域的企业,哪个不是把中国市场当作命根子?



【中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但德国必须拿出实际行动】

可政界那边却是另一番光景。特别是靠着环保议题上位的绿党,整天把"价值观外交"挂在嘴边,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在所谓"人权""民主"这些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

这种分裂直接导致了德国对华政策的混乱。一边信誓旦旦说要深化合作,转身就搞些小动作;一边嚷嚷着要扩大在华投资,另一边又鼓吹什么"降低对华依赖";口头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暗地里却给"台独"分子提供表演舞台。这种分裂政策的结果可想而知。

说到底,中德关系这盘棋下得好不好,关键还得看政治互信这块压舱石够不够分量。德国某些政客近来的所作所为,正在一点点消耗中国对德国的信任储备。比如去年德国政府发布的所谓"中国战略"文件,通篇充斥着意识形态偏见,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竞争对手"。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做法,无疑给双边关系蒙上了阴影。



【德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合作的政治基础】

中国有句老话叫"将心比心"。当年德国统一过程中,中国给予了充分理解和支持。如今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中国自然期待德国能够秉持同样的政治智慧。一个中国原则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品,而是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这个基础动摇了,上面的建筑再华丽也会倒塌。

眼下德国财长的访华,可以看作是一次信任修复的尝试。但信任的重建不能只靠经济对话,更需要政治上的诚意。德国需要明白,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如果德国继续在价值观外交的迷宫里打转,最终只会迷失方向,错失与中国深化合作的历史机遇。



【中德可以合作,但默茨政府要先拿出诚意】

中德两国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的空间远大于分歧。只要德国能够拿出政治诚意,用实际行动维护好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两国合作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媒通告全球:如果若中日开战,中国人会抢着当先锋

日媒通告全球:如果若中日开战,中国人会抢着当先锋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6 11:54:30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6 18:27:38
“ 女儿体内检出男性精液”女职员陪酒身亡,赴宴多名干部被处理,警方认定无犯罪事实不立案,其父追问死因

“ 女儿体内检出男性精液”女职员陪酒身亡,赴宴多名干部被处理,警方认定无犯罪事实不立案,其父追问死因

观威海
2025-11-17 15:14:24
A股:今日行情不对劲,金融股领跌!做好准备,大变盘行情在即?

A股:今日行情不对劲,金融股领跌!做好准备,大变盘行情在即?

虎哥闲聊
2025-11-17 11:41:19
中日关系紧张:大量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中日关系紧张:大量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影像温度
2025-11-17 16:12:46
香港演员林雪否认赌博负债百亿,本人回应:我没有欠钱,我大把钱;此前谣言称他输光家产,连夜驾车跑路离开香港

香港演员林雪否认赌博负债百亿,本人回应:我没有欠钱,我大把钱;此前谣言称他输光家产,连夜驾车跑路离开香港

极目新闻
2025-11-17 07:39:47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阿纂看事
2025-11-17 09:01:23
多地发文!立即解散约车群、拼车群,否则追究群主法律责任!

多地发文!立即解散约车群、拼车群,否则追究群主法律责任!

网约车焦点
2025-11-17 12:00:54
卓伟曝喻恩泰婚变,不给买房、转移茅台和财产,去年被拍约会美女

卓伟曝喻恩泰婚变,不给买房、转移茅台和财产,去年被拍约会美女

社会酱
2025-11-17 17:13:17
俞敏洪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有新东方员工称“无法共情”

俞敏洪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有新东方员工称“无法共情”

界面新闻
2025-11-17 18:07:37
善恶终有报!连娶三徒弟,毁掉奥运冠军前途的金炜,终究难逃"反噬"

善恶终有报!连娶三徒弟,毁掉奥运冠军前途的金炜,终究难逃"反噬"

小熊侃史
2025-11-14 00:05:51
中国和平统一超级重大机遇已经出现

中国和平统一超级重大机遇已经出现

纯科学
2025-11-17 15:05:25
撑不住了?日方宣布:高市早苗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撑不住了?日方宣布:高市早苗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烽火观天下
2025-11-17 14:57:24
越来越疯了!高市早苗再有新动作,日本准备拥核,中俄要早做准备

越来越疯了!高市早苗再有新动作,日本准备拥核,中俄要早做准备

头条爆料007
2025-11-16 21:21:37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林中木白
2025-11-17 14:59:29
部分日本电影突然撤档,发行人员:下午临时接到通知!高市早苗要搞新动作?多方表态:反对!

部分日本电影突然撤档,发行人员:下午临时接到通知!高市早苗要搞新动作?多方表态:反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7:55:10
日本航空自卫队参谋长称,中国不让中国人去日本,正中日本下怀

日本航空自卫队参谋长称,中国不让中国人去日本,正中日本下怀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7 12:59:24
高市早苗自取其辱,两次求见金正恩,朝鲜回怼:要千百倍讨还血债

高市早苗自取其辱,两次求见金正恩,朝鲜回怼:要千百倍讨还血债

博览历史
2025-11-16 19:18:54
为啥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解释?

为啥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解释?

国是直通车
2025-11-17 15:57:28
父亲辞职给多动症儿子办休学,从湖南徒步1千公里到山东:他发现自己原来也能这么厉害

父亲辞职给多动症儿子办休学,从湖南徒步1千公里到山东:他发现自己原来也能这么厉害

潇湘晨报
2025-11-17 16:43:15
2025-11-17 20:59:00
近史博览 incentive-icons
近史博览
博古通今知兴替, 前车之鉴后事师。 若明历史兴衰理, 以古为镜可慎思。
4703文章数 8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吉林白城回应"使用地砖铺贴河床":系必要的工程措施

头条要闻

吉林白城回应"使用地砖铺贴河床":系必要的工程措施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房产
旅游
健康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亲子要闻

什么叫溺爱?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旅游要闻

香港2025年前10个月访港旅客约4100万人次 同比增加12%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