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是迷信,十月初一“送寒衣”,能提前送吗?啥说法?别忘告诉家人。
冬风至,寒意浓,十月初一把衣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农历十月初一要到来。据悉,十月初一是寒冬腊月的第一天,属于冬季的开始,此时备受大家关注的除了天气变化外,就是这天的习俗讲究了。因为这天是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
![]()
寒衣节,可是与中元节、清明节齐名的“鬼节”之一,又称“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一个为先人祭扫烧献,表达对逝去亲人孝道与关怀的日子。而这天最大的习俗就是“送寒衣”了。
所谓“送寒衣”,指的是为逝去的亲人送去御寒的衣服。因为冬季到来后,气温下降,人们需要御寒保暖,而古人考虑到先人也会受冻,为此就会为他们送去寒衣过冬。
这里的“送”,泛指“烧”,就是将剪好的纸衣与纸钱一同去先人坟前烧掉,以示为祖先送去过冬的衣服和钱财,让先人可以安稳过冬。而这里面也暗含着祈求先人庇护的寓意,同时也体现了孝道文化的传承。因此,这天民间家家户户都会为亲人“送寒衣”。
![]()
而对于送寒衣而言,民间讲究也有很多,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能否提前送”?
据悉,如今人们都比较忙碌,尤其是上班族,很难在寒衣节这天有空为先人送寒衣,因此就会考虑提前送,或者延后送。那么送寒衣到底能否提前送呢?
根据民谚记载“早清明,晚十一”,其意思是说,清明节扫墓祭祖宜早不宜迟,而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祭扫则可稍晚进行。这是因为清明节后春耕开始,农民需集中精力投入田间劳作,提前祭祀可避免耽误农时。而寒衣节时,农事活动已经结束,且刚刚入冬,天还不寒,而送寒衣是为了过冬送暖,为此民间认为过早为逝者送寒衣,可能不合时宜,稍晚祭祀更符合自然规律。
而且民间还有“清明烧前,寒衣送后”的说法,意指寒衣节祭祀不宜过早。也就是说,寒衣节传统上更提倡在节日当天或稍后时段进行,以契合“天寒送衣”的寓意。
这样看来,寒衣节上坟就不建议提前,但延后可以,但不要太晚,尽量在寒冷到来之前送上寒衣,也就是延后一周左右为宜。
![]()
当然,如今人们送寒衣已经不考虑这些说法了,尤其是生活节奏过快,使得人们提前或者延后送寒衣均可,但不要间隔时间过长,否则是对先人的不敬。
总之,寒衣节送寒衣是传统文化的体现,而无论哪天送寒衣,都要注意心诚重于形式,也就是说送寒衣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恭敬肃穆之心,避免嬉笑喧哗,争执争吵。
话说,你准备好为先人送寒衣了吗?你们那边都讲究何时送?可以留言,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讲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