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万元级别的家用SUV市场,大家过去的认知往往是“空间够用、动力够用、配置够用”,但很难谈得上“体验越级”。广汽埃安最近选择在这个区间投下一颗“增程技术下沉”的重磅产品——i60增程版,以10.48万元起的限时价格,把原本属于20万元级车型的性能与技术,带给更加广泛的家庭用户。
对那些生活圈分布在城乡之间、又有长途出行需求的中国家庭来说,i60更像是一次补上“真实痛点”的产品决策:省油、能跑、够静、够舒适,而且安全底子扎实。
![]()
增程不再是“妥协方案”
增程式车型过去之所以饱受争议,是因为“亏电掉链子”的形象太过深刻。一旦电量见底,油耗升高、动力变弱、发动机噪音变大,几乎成了行业默认。
![]()
但埃安把自家星源增程系统直接下放,让这台车彻底改变了用户的固有印象。
· 3.73kWh/L的油电转化率目前位居行业第一,这不是“纸面数据”,媒体实测甚至开出了4.9L/100km的低油耗。
· 亏电后依然能保持150km/h的持续动力输出,不再出现“一脚油门下去车犹豫”的弱感。
· 180kW电机 + 85kW持续发电功率的组合,使驾驶感受更接近纯电车的线性与干脆。
简单说,它不再是“有电像纯电、没电像油车”的割裂体验,而是把增程做成了一种更稳定、更可预期的动力逻辑。
更有意思的是,埃安甚至把静谧性做到同级罕见的水准。在怠速发电状态下,车内噪音只有40分贝,接近“翻书声”级别,让增程机的存在感被显著削弱。高速巡航时的风噪与路噪抑制,也已经接近部分高端纯电车的水准。
这让人看到增程技术真正走向成熟的拐点——它不再是“保底方案”,而是一种稳定、低成本、高舒适度的能源路径。
![]()
空间、舒适度与家庭需求对齐
i60显然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它是给“家”准备的,而不是给某一类单独用户准备的。
2775mm的轴距让后排真正坐得开,1037mm的腿部空间放在同级里是非常宽裕的。值得一提的是,副驾14.5L的大手套箱竟然能塞下一床空调被,看似是小细节,但非常符合中国家庭实际需求。
后排可调靠背、可承重的小桌板、全景天窗、电动遮阳帘以及更安静的双叶轮空调系统,让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成员都能找到舒服的位置。
![]()
例如北方用户最关心的冬季体验,i60不仅有方向盘加热,热泵空调还能兼顾制热、除雾和清洁气流,这是细节,也是诚意。
而29.165kWh的大电池提供210km纯电续航,覆盖大多数城市通勤,无需频繁加油;高速跨省旅行时的1240km综合续航,则让它具备“从容远行”的能力。对一台10万元级家庭车来说,这个平衡点拿捏得非常聪明。
安全不是卖点,而是底线
如果只看配置,i60的安全标签已经足够亮眼:72%热成型钢、2.2米侧气帘、儿童头部保护腔体、紧急下电、半隐藏式机械门把手等等。
但真正体现“技术底气”的,是弹匣电池2.0的成熟表现——500亿公里0自燃记录。再加上电池仓的结构防护、气凝胶隔热等手段,整车在安全层面给足了家庭用户信心。
![]()
而那句颇具行业震动的“烧一赔三”承诺,更像是埃安给市场的一种宣示:技术成熟到什么程度,企业就有多大底气。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市场中,“安全透明度和责任感”往往比参数更难得,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更重要。
为什么说i60是在“重新划定10万级增程车的边界”?
如果把市场上大多数10万元级SUV拉出来横评,你会发现大家普遍是用配置堆“性价比”,但在驱动系统、空间体验、长途能力和安全体系上,往往只能做取舍。
i60增程版不再按照这个旧逻辑出牌,它明显试图把“高阶增程体验”变成大众可负担的产品力:
· 让低油耗和强动力兼得
· 让纯电通勤和长途跨省并存
· 让静音与舒适不再是高价的专属
· 让安全能力从基础保护提升到全链路保障
对于许多预算有限但使用场景复杂的家庭来说,这正是过去几年一直缺少的产品。
![]()
它并不是“10万级增程车里做得不错”,而是直接把竞品的天花板往上抬了一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