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1月17日专稿(岳明)2025年以来,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进入Agent(智能体)时代。
行业的聚焦点锁定在Agentic AI/AI Agent的实现与部署上。从技术演进来看,无论是AI Agent还是具身智能,都呈现出类人自动化与协同,可以看作是生成式AI(GenAI)体验的具象化,并且都由推理能力与模型优化技术的进步所引领。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报告数据,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云市场总规模达29亿美元,其中AI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AI 平台即服务(PaaS)和模型即服务(MaaS)的收入分别为23亿美元、5.6亿美元和3000万美元。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2亿美元,2030年达到268亿美元,2025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6.8%。
![]()
图:中国人工智能云市场规模。资料来源:Omdia。
“2025年以来,代理式AI的进展确实超出许多早期预期,特别是在软件开发助手和客服座席方面。”Omdia人工智能首席分析师苏廉节在近日的2025 Omdia ICT产业研讨会期间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目前AI智能体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炒作与泡沫,但整体发展进度还在可控范围。
中国云大厂主导智能体发展
上述Omdia报告指出,多智能体协作与交互、情境工程、智能体AI安全及大规模API调用等技术驱动市场增长,将推动中国MaaS收入在2030年达到25亿美元。
中国整体人工智能云市场仍由阿里云、百度AI云、华为云、商汤科技、腾讯云、天翼云(中国电信)及火山引擎等头部供应商主导,这些供应商提供全栈式AI云服务,涵盖AI IaaS、PaaS及MaaS。
“中国代理式AI的发展主要由云大厂来主导,有些厂商如阿里云比较聚焦在企业级应用,而火山引擎则通过扣子来服务消费者市场。”苏廉节谈到,这些云厂商的主导地位彰显了实现高性能差异化AI云技术所需的技术成熟度与垂直整合能力,他们通过持续创新与规模优势巩固了行业领导地位。
根据普华永道今年5月份的调查,88%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示,由于AI Agent效果显著,未来一年AI相关预算将增加,66%使用者感受到了明显的生产力提升。Omdia的调查则显示,安全问题、缺乏内部专业知识以及技术复杂性是企业在部署代理式AI时面临的Top 3挑战。
![]()
图:企业在部署代理式AI时面临的主要挑战。资料来源:Omdia。
对此,苏廉节分析指出,目前AI智能体在企业中的采用,主要的风险在于决策偏差和幻觉风险、安全与隐私漏洞和合规与伦理问题。为确保核心数据安全,企业应采取实施多层访问控制、数据隔离与沙箱测试、人类在环(Human-in-the-Loop)和合规框架等措施等。
值得关注的是,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2025年6月版)》提到,当前,按需调用型AI智能体(由用户触发)与常驻主动型AI智能体(自主提供主动辅助)之间正出现一个关键差异。到2030年,个性化AI智能体将无处不在,广泛渗透到设备、环境和交互中。从计算需求、时延敏感性和网络资源消耗方面来看,不同类型的AI智能体会带来不同的独特挑战。
中国电信运营商卡位市场竞争
尽管Hyperscalers主导AI技术发展的市场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中国电信运营商对AI领域的投入与成果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根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最新财报显示,在整体资本开支下降的情况下,其面向AI和算力的投资仍在稳步提升。除了持续扩大算力规模与提升智算能力外,几家运营商在大模型与AI智能体方面亦“摩拳擦掌”。
例如,在10月份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灵犀智能体全面赋能生态宣布正式启动。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产品中心主任孙世伟透露,目前中国移动AI和智能体服务用户已超2亿户,灵犀的月活用户超7000万。并且,中国移动AI产品收入过百亿的已达三项,过10亿的已达到10余款,AI和智能体为中国移动带来了第二条增长曲线。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加大对大模型和智能体的百亿级研发资源投入,并确定了百亿级的生态合作伙伴投资计划。
在苏廉节看来,电信运营商在智能体方面的竞争力更多地在于数据和网络优势——拥有海量实时通信数据和基础设施,能实现低延迟。然而,在算法创新和生态开放性上稍逊一筹。另外,随着AI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的爆发,将需要通信网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他谈到,“具身智能需要实时环境交互,因此需要5G级网络以支持多模态数据传输。目前,运营商只能主导网络层的发展,具身智能与AI硬件与软件主要还是由机器人企业和云大厂掌控。然而,随着数据形态的多元化和计算的分布式需求增加,运营商和其他厂商将形成‘合作-竞争’格局。”
实际上,电信业已经在针对智能体与通信网络的融合展开讨论与研究。业界普遍认为,智能体互联网将成为实现海量智能体之间互联互通的新型网络,并推动网络、计算、智能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和跃迁,开启智能化社会新篇章。
![]()
图:TeleAI AI Flow(智传网)示意图。资料来源:TeleAI。
Omdia特别提到,中国电信旗下的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提出了AI Flow(智传网),该框架首创了分布式GenAI部署的多学科方法。该方案在强大的计算集群上部署拥有数百亿参数的大型模型,同时在资源受限的用户设备和边缘服务器上部署体积更小的家族模型。作为结合计算和通信技术的框架,AI Flow展示了负载平衡、工作负载调度和高效资源分配的复杂方法。这种创新方法使中国电信成为电信基础设施和服务智能转型方面的领导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