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东方的好莱坞”横店是普通人赚钱最快的地方,在这里,有人实现片酬百万,有人靠着演戏跨越阶层。
不过,13万横店群演还没等到“成名”之时,反而先赶上降薪。
![]()
群演的时薪由原本的15元降至13.5元,虽说降薪1.5元,看似微不足道,然而累积下来,一个月可以多发500元左右呢。
虽说与曾经日进斗金,日薪高达208万的明星相比不值一提,但降薪后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
在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横店,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正在群演间流传。
时薪从15元降至13.5元,工作10小时基础收入135元,再被演员公会抽成10%,最终到手是121.5元。
这笔钱,可能还不够一位明星叫一份下午茶。
![]()
这121.5元,买的并非仅是镜头前那转瞬即逝的几秒钟。
群演于小洋的经历道出了真相:化妆准备或许需要20分钟,真正拍摄不到1小时,而其余漫长的八、九个小时,都在等待中流逝。
![]()
他们的工作,核心不是“演”,而是“等”。
在剧组的经济账本里,群演的时间是成本最低廉的要素,绝不能因为背景板的缺席而让导演、主演和昂贵设备一同等待。
![]()
这121.5元,更像是对一天时间买断的“最低保障”。
这份工作的代价远不止时间的消耗。
夏天裹上厚重的冬装,戏服上混杂着前几位穿着者留下的汗酸味,鞋子又脏又臭,为了一個镜头在烈日下暴晒,或按照指令在冰冷的雨水中翻滚。
![]()
更严峻的是,他们没有工作合同,安全网是缺失的。
群演李雅曾在拍戏时被炸伤手心,落下耳鸣的后遗症,却因无法认定为工伤而得不到任何赔偿。
![]()
风险,成了他们必须承担的隐形成本。
而这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信口雌黄,是实实在在的横店群演现状。
2015年,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镜头里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正是当年横店最真实的写照。
![]()
那时的横店,不只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造梦的工厂。
这一切始于1996年,为配合电影《鸦片战争》拍摄,这个浙江小镇倾力打造了第一条“广州街”。
随后,“免费租场”的创举像一块磁石,将无数剧组吸引至此。
![]()
明清宫苑、民国街景拔地而起,横店从无名小镇蜕变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好莱坞”。
那是中国影视业的流金岁月,最鼎盛时,数百个剧组同时在此开机,整个小镇如同一个永不熄灯的片场。
对于群演而言,那是真正的“黄金时代”——他们不愁没戏拍,只愁戏太多。
![]()
灵活的群演一天能串好几个剧组,收入足以让他们在此安稳追梦。
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那些触手可及的传奇。
王宝强、赵丽颖等从横店走出的明星,就像黑夜中的灯塔,照亮了每个“路人甲”的前路。
他们的成功让群演们坚信,手中的通告单不只是谋生的凭据,更是通往星途的入场券。
时代的剧本总会翻页……
![]()
在横店,做群演就像进入一个残酷的真人角色扮演游戏。
晋级之路等级森严,第一道关卡是“前景演员”。
这关不考验演技,只看身型外貌——毕竟需要露脸,不能让观众“辣眼睛”。
![]()
一旦通过,日薪立刻翻倍,达到270元,从模糊的背景跃升为清晰的画面。
但这只是热身,真正的挑战是“特约演员”考试。
这里靠的不再是颜值,而是实打实的演技,每60个报考者中,大约只有1人能成功突围,其残酷程度不亚于任何选拔赛。
![]()
成功的奖赏确实诱人,特约演员的日薪跃升至400-600元,是基础群演的近五倍。
对日薪121元的普通群演而言,这无疑是笔“巨款”。
更吸引人的是,特约演员终于有了台词和正脸镜头,从“活道具”变成了“角色”,离明星梦似乎近了一步。
![]()
这条晋级之路布满荆棘,绝大多数人永远卡在新手村,在日复一日的“背景板”工作中消耗着青春。
即便是成功晋级的前景演员,也要面对14小时超长工时的考验。
而站上顶端的特约演员,依然要面对戏源不稳的现实。
![]()
当长剧组的通告变得一票难求,一股来自竖屏世界的"土味"风暴为横店的群演带来了转机。
微短剧的爆发式增长,让陷入困境的"横漂"们看到了一线生机。
![]()
微短剧,这个在2023年创下373.9亿元市场规模的新风口,以其海量的拍摄需求,迅速成为了无数群演的“救命稻草”。
这些每集1到3分钟、剧情高能狗血的短剧,对群演而言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机会。
![]()
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日结”,与公会对接的长剧需要次月结算并抽取10%佣金不同,短剧剧组常常当天拍完当天发薪,这对于等米下锅的群演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无戏可拍的日子里,短剧的通告成了他们维持“横漂”生活的保障。
![]()
这份“救星”的馈赠背后,藏着难以言说的尴尬。
首先,短剧在横店的鄙视链中处于底端——它被许多演员视为“土味”和“上不了台面”的作品。
![]()
更现实的是,薪酬普遍偏低,有些戏甚至只能开到90元/10小时,比降薪后的公会基础工资还要低。
最核心的矛盾在于职业发展。
一个群演可以在简历中自豪地写下“曾在《赘婿》中与郭麒麟有对手戏”,哪怕镜头只有几秒。
![]()
但他参演过的无数短剧,无论角色大小,都因作品的“格调”问题而无法成为简历上的有效资历。
对通往“特约演员”的晋级之路几乎毫无帮助。
不过,在转型成为短剧,一定要先弄清楚一件事情。
![]()
曾经的短剧顶流柯淳深陷长剧退回争议,要知道柯淳曾经获得长剧纸片人青睐,却直言“不敢接”,转型还在尝试中。
要知道,转型并不是简单,也没有那么容易成功。
当2024年前三季度的影视行业数据公布,多家大型公司面临亏损的惨淡现实,一个关键词开始在业内频繁响起:工业化。
对横店的13万群演而言,这不仅是行业术语,更是一场关乎去留的生存预警。
![]()
在外界看来,横店常被戏称为"懒汉天堂",仿佛这里聚集着不愿踏实工作的白日梦想家。
然而真实的横店,更多是陷入路径依赖的追梦人。
他们中不少人在此漂泊数年,除了演戏别无他长,当行业寒冬来临,不是他们不想离开,而是离开了横店,不知该去往何方。
![]()
过去那个凭一张脸就能当背景板的时代正在终结,未来的剧组需要的是更专业、更全能的人才。
那些指望在片场"混日子"的群演,将首先被这场浪潮冲刷出局。
这些群演曾是影视黄金时代最坚实的底座,用青春撑起了"东方好莱坞"的辉煌。
![]()
如今行业转型的阵痛,却要由这个最脆弱的群体来承担。
他们的困境,不仅是个人选择的后果,更是整个行业变迁的缩影。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