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13日的联合国总部会议厅内,一场关于未来全球治理走向的暗战已悄然打响。第80届联大关于执行联合国决议的联合辩论中,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发言字字千钧,直接将美国试图改写联合国秘书长选举规则的图谋摆上桌面。这场交锋不仅关乎2027年上任的第10任联合国秘书长归属,更折射出国际秩序主导权的深层博弈。
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4日的报道清晰呈现了事件核心:按联合国延续数十年的惯例,秘书长职位由亚洲、非洲、东欧、拉美和加勒比、西欧及北美五大地区轮流担任,本轮本该轮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推出候选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却突然抛出"全球择优录取"的新主张,直言要打破地区轮换传统。这种看似追求"公平"的表态,在军事与外交圈早已被看穿——所谓择优,不过是择"美国利益"之优。
![]()
耿爽在发言中直击要害,明确指出《联合国宪章》及联大、安理会相关文件对选举程序有刚性规定,会员国在实践中形成的成熟做法必须坚持。他强调的"刻意寻求突破、人为制造分裂只会拖累选举进程",实则是对美国的直接回应。熟悉联合国规则的人都清楚,秘书长候选人必须先过安理会这一关,需获得至少9票支持且五常无反对才能进入联大表决,中国的立场直接决定着美国图谋的可行性。
美国的焦虑并非无的放矢。其近期在加勒比海的军事动作早已暴露霸权野心,以"打击贩毒"为名,累计向委内瑞拉附近海域部署13艘军舰、5艘支援舰及1艘核潜艇,3个月内发动14次船只袭击造成57人死亡。可美国缉毒署自己的报告都承认,委内瑞拉并非美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地。这种自相矛盾的军事行动,本质是19世纪"门罗主义"的翻版,想把拉美当作自家后院。
若拉美地区候选人当选秘书长,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军事行动必然面临更严格的国际监督。巴西总统卢拉已公开批评美军部署破坏地区和平,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直言美方行动缺乏合法性,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任命的独立专家更将其定性为"法外处决"。这种情况下让拉美代表执掌联合国,无异于给美国的霸权行为安上"监视器",这才是美国急着改写规则的真正原因。
![]()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美国力挺时任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连任,中方则坚持应由发展中国家代表出任,连续16次动用否决权予以否决。最终中美妥协,共同推举拉美地区的德奎利亚尔当选,才正式确立地区轮换传统。如今美国试图推翻自己当年认可的规则,未免太过健忘。
当前美军的动作已露出更危险的苗头。在波多黎各的原罗斯福路海军基地,美军正在翻新滑行道、部署空中交通设备;拉斐尔·埃尔南德斯民用机场里,MQ-9"死神"无人机频繁起降,弹药储存设施也在加紧建造。美属维尔京群岛的民用机场同样在改建停机坪、安装新雷达,美国南方司令部高调展示的两栖登陆演习,更是摆出了进攻姿态。这些军事部署与选举博弈形成诡异呼应,霸权逻辑暴露无遗。
![]()
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且坚定,既反对美国破坏规则的行径,也明确表示乐见拉美地区推出女性候选人,展现出灵活包容的态度。从1981年的16次否决到如今的明确表态,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决心从未动摇。美国若执意推动"自己人"参选,等待它的必然是安理会五常否决权的制衡。
联合国从来不是美国的"一言堂",秘书长更不是白宫的"传声筒"。古特雷斯任内不卑不亢的表现,让美国尝到了秘书长非"自己人"的滋味,这却不能成为其破坏规则的理由。这场选举博弈的最终走向,或许会重现1981年的妥协场景,但无论结果如何,中国用否决权捍卫国际公平的立场,早已写在了联合国的历史与未来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