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剪葡萄、送外卖挣学费,福建农村娃,如何走进世界顶级博物馆?

0
分享至


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会有多难?


95年小伙小潘,出生于福建农村,大三休学一边打工一边环游澳大利亚。凌晨四点起床奔赴农场打工,剪伤手指为了生活依然坚持工作,在虾厂每天16小时的高强度劳作……在那里,他与来自全世界的背包客相遇,体验了过去20年不曾有过的经历。

大学毕业后,为了攒够出国读书的学费,他再赴新西兰打工赚学费,他说:“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把自己送来伦敦读书。”

毕业后,他在大英博物馆做讲解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奔赴历史长河……

有人说:人生如旷野,世界会给千万种可能,但也有人说:普通人不会有更多的选择。小潘的经历在社交媒体鼓舞了很多人,我们不需要羡慕、复制任何人的选择或者人生,但请一定不要抱怨,而是保持前行、去体验。

以下是小潘的故事。


「小潘在大英博物馆做讲解员」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回想高考,我会觉得是一种失败。

我出生在福建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上初中前,我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新衣服,我没有听过迈克·杰克逊,也不知道谁是乔丹,更没有去过大城市。我第一次用上电脑是初中每周1个小时的电脑课,登录的第一个网址是4399小游戏。那时候,申请的QQ是让我的同桌帮我登录着,因为我自己没有手机。

贫穷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读书,考一个好的大学。2014年考入大学后,我一直在尝试做更多的事情:加入社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独自去青海湖环湖骑行,也体验过从成都骑行去拉萨、骑行去海南岛。


「在长江源驿站」

有一次,我在成都听了一场关于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之后我便参与到其中。当时那个项目是青藏线沿线的垃圾调研,我们在沿线建立垃圾回收点,向来往的大卡车司机、私家车车主回收垃圾,如果他们把垃圾交还给我们,我们会回赠一张明信片,用这种方式宣传环境保护,让垃圾不留在青藏高原。

那时候,我们住在山脚下的驿站,住的地方是一个户外集装箱,那里手机信号很差,物资也相对匮乏,每天吃的都是土豆这些容易存放的食物。但这种荒芜里藏着平和安静,我站在昆仑山山顶俯瞰,大地辽阔如斯,那一刻,我觉得世间无穷无尽,人生有无限可能。直到今天,我都会想起这个画面。那段宁静时光,磨去了我的一些性子,也成为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支撑我的动力。


「在青藏高原捡垃圾,任贤齐和我」

“去看世界、认识人”,大学那几年,我内心有这个念头,非常强烈。当身边的同学开始考研,给未来做更好规划的时候,我想的是,怎么才能有机会去看一看不同国家的同龄人在做什么,又在想什么。对于一个家庭并不富裕的人来说,想出国并不容易。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开放了打工度假签证项目。对我而言,这是绝佳的出国机会。恰好那个时候,因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及持续在山区做支教、扶贫工作的经历,我获得了“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奖项,拿到了10000元奖金。我在福建的老家,宗族意识非常强,得知我要出国,家里的亲戚你一百我二百,又凑给我将近一万元钱。于是,21岁那个夏天,我休学一年,揣着两万块钱,登上从重庆飞往墨尔本的航班。

靠打工完成环游澳大利亚

刚落地澳大利亚时,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我手里只有4000元澳币,交完房租后所剩无几,这让我内心充满焦虑。不流利的英语口语让我不少碰壁,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想买个冰激凌,都不知道怎么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要的口味。

最难的是,我没有找工作的渠道,能依赖一些公众号博主分享的攻略。当地有华人APP,会发布一些用工信息。短期签证只能做临时性的工作,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灯泡厂安装,但这份工作只维持了两周,我就失业了。

后来我又找到了一份在乡下葡萄农场打工的工作,印象中,和来自马来西亚的工头“接头”的地址在墨尔本的郊区,车上十几个人,都是陌生面孔。对得到这份工作的渴望,让我来不及多想就跟着上了车。那天,车辆一路向远方驶去,我坐在车上穿过城市,从白天闯入黑夜,车从下午四点出发,一直开到晚上十点,从墨尔本市区一路驶往郊外的葡萄园。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在异国他乡,用蹩脚的英语,靠着一股莫名的勇气,跟着陌生人去了完全陌生的地方。现在回想,我都佩服自己当时的勇气。

在葡萄农场,43摄氏度高温的澳洲夏天,十几个人挤在没有空调的住所里,晚上总被热醒。在那里的第一份工作中,我们爬上差不多一米七高的架子,用盖布把树上的葡萄先盖住。固定盖布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用拇指把钉子按进木桩,一天下来,两只手麻木得没有知觉。最难的是剪葡萄的工作,凌晨4点多起床,把一天的饭做好带到农场,顶着满天繁星就开始工作,那时候我常想起小时候爸爸深夜起床劳作的身影。


「我在澳大利亚农场剪葡萄」

剪葡萄是计件工作,新手工资一开始一天只赚 40 块澳币。除去房租吃饭,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计件要靠命”,当时的我非常心急,为了活下去拼命挣钱,基本上每个手指都被剪刀划伤过,有一次一下子剪到三根手指,鲜血直流,失血太多差点晕了过去。


「剪葡萄时受伤的手」

那天晚上,手机里碰巧收到父母发来一条信息:“最近怎么样?”看到那五个字,复杂的情绪在内心翻滚,最后我用那只没有受伤的手在键盘上敲出“我很好”三个字发送出去……

这个工作结束,我又来到澳大利亚北部的一个虾场。虾场工作非常忙碌,需要来回搬动几十斤重的虾箱,一天工作时长在16到18个小时,一周工作时长100多小时。白天除去吃饭,基本在工作,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换来的是高额薪水,那个时候一周能够挣到1000 澳币,一个月能赚两三万块钱。正是这份工作,让我攒了一笔钱,我买了一辆二手车,正式开始了环游澳大利亚的计划。

我从凯恩斯驾车出发,为了支撑自己的开支,过程中,我需要不断找工作,我摘过草莓,在南半球最大的鲜花工厂打工,刚好赶上母亲节,基本时薪是24澳币,按当时汇率,一个小时能赚120人民币。如果你可以超时工作,还可以得到双倍工资,在鲜花厂,我一周可以赚钱1万多人民币。就这样,我边打工边旅游,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绕了整个澳大利亚。

我知道我以后完全有能力去从事非体力的劳动,而这段出国打工的岁月,可能是我人生为数不多的体力劳动经历,看过世界的辽阔,得以知道自己的渺小。


在葡萄厂,我抬头看天,银河就在头顶,星星铺满天幕。夜空的美,像是短暂逃离现实生活的一场幻觉。那时候我告诉自己,要记住这些星空,也要记得脚下这片陌生土地上走过的每一步。


在位于热带雨林的虾场里,我每天出门还能看到袋鼠,有时候走到路上,还能看到鳄鱼爬上岸边。

澳大利亚留给我很多美好回忆,那些画面,回想起来,依然清晰如昨日。朝九晚五,辛苦劳作……时间会让难熬的日子变得云淡风轻,甚至在每一次回忆后,内心都会腾升一种巨大的勇气,推动着我继续前行。

不需要羡慕任何人的人生

在澳大利亚待了一年后,我回国继续学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个时候我萌生了继续读书的念头,我特别想去欧洲感受一下。想要出国读书,昂贵的学费从何而来?我能想到的快速赚钱途径,就是继续出国打工,大学毕业后没多久,我申请了新西兰的工签。


「在澳大利亚」

相较于在澳大利亚,这一次我更加游刃有余。水果成熟的时候,我就去做季节工,车厘子、番茄、葡萄、草莓……我在很多水果农场都打过工,辛苦但也大饱口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最新鲜的水果在背包客的肚子里”。

我还在奥克兰送过外卖。不忙的话,我就练习口语。疫情严峻的时候,无法出门工作,好在打工期间正常纳税,停工时候,我也享受到政府的补贴,连续拿了几个月。就这样,在新西兰待了两年,我攒够了硕士的学费和生活费

打工签证持有者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如法国、英国、阿根廷……世界各地背包客汇聚在一起。我见过一些人因为某些原因背井离乡,没有合法身份、以打黑工为生的马来西亚工人、工作中会挑肥拣瘦的南美洲背包客、偏袒西方工人的本地白人工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段异国打工的经历,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让我学会尊重别人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这种经历,也让我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很多事情。

澳大利亚的蓝领工资也很高,年轻人即使没有上过大学,也有机会获得匹配的工作。我在墨尔本维多利亚图书馆门口,看到很多人躺在草坪上晒太阳,那种自由、慵懒、松弛是我在前面20多年从未遇见过的。


「松弛的当地人」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被灌输更多的是人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浪费时间。但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不需要羡慕某一种人生,我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迹天涯,我不会再慌张去看待这个世界。


「硕士毕业了」

在新西兰时,我很顺利地申请到了英国读书的名额,远赴欧洲攻读传媒学硕士。读书期间,同样因为疫情,很多人都出不了门,我尝试做自媒体,在伦敦街头做街景直播,去博物馆做讲解,意外的是,我的账号也受到了一些粉丝关注,也是从那时候起,我才慢慢了解到大英博物馆讲解员这份工作。

其实,大英博物馆讲解员这个职业在英国已经有将近 10年了,一开始并不被大众熟知。只是随着国内博物馆热兴起,国人出国旅行的方式也发生着改变,这个行业有了更多更多的机会。

我还记得2023年第一次接待的游客,是来自国内的一个旅游团,一开始我非常紧张,但是开讲后,就慢慢进入状态。那次,我一连讲了两个小时,把自己准备的东西基本上都讲完了。

“最勤奋的大英博物馆讲解员”

作为世界性一个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有800多万件文物,如果1分钟看一件,每天不吃不喝看24个小时,大概需要12年之久;如果在博物馆的营业时间里观看,则至少需要60年。

如果把讲解变成程序化、流程化的事情,那这个工作非常简单,但它没有天花板。你面对的游客成长经历、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游客对古希腊感兴趣,你要讲三个小时的古希腊。但如果他对埃及感兴趣,你可能三个小时只讲埃及。


「讲解埃及文物」

任何事情一旦成为工作,总有让人厌倦的时候,我需要重新回到学习的状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的时候,游客还会给我补充新的知识点,帮我纠错,这份工作教会我谦卑。我的讲解时长从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到现在可以连续讲十几个小时、 二十个小时。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很难完成长时间的内容输出。


大英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余件,不到十分之一,这十分之一就展示在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中国馆。海外的中国文物预计有1000万件以上,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中国有164万件文物散落在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内,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占比大概是流失于海外中国文物总数的10%,90%的中国流失文物在民间。所以博物馆其实不是拥有文物最多的一个地方。一开始,当讲解到这些文物时,我同样会感到屈辱,但现在我会以更加平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待历史。

我也常常在想,博物馆需要什么样的分享者,什么样的分享者才能算是最好的讲述者。在讲解了一千多场后,我慢慢地想明白了。我们都是历史的旁观者,作为讲解员,应该带着对过去智慧的尊重、对未来的谨慎,对现在的珍惜,让过去的声音在当下回响。

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很多游客听我第一场讲解后,觉得我讲得好,就会跟着我去下一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对我说:“长大之后,我还要再来听你讲一次。”有的游客听完之后说,发微信告诉我:“五六年之后,如果你还在英国,希望能带我的儿子再来听你的讲解。”

这种愿意把时间交给我的认可和信任,无比珍贵。


我接待的游客以中国人为主,还有不少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的华裔。我一般推荐他们选择三个小时的讲解,人的脑容量有限,大量、长时间知识的输入会带来审美上、艺术上的疲惫感。当然,我也有连续讲八九个小时讲解不吃不喝的经历,我曾经遇到一组游客非常认真,带他们的那一天,白天博物馆开放的时间,我基本上都在讲解。

做讲解员的第一年,我嗓子哑了多次,从今年六月开始一直到九月,我每天都带团,连续工作了有八九十天,就休息过一两个半天。有一次我就出现了耳鸣的现象,但是依然坚持把预定好的讲解完成。因为这些原因,熟悉的人都调侃我是“大英博物馆最勤奋的讲解员”。


「大英博物馆大厅地上的一句话:

“愿汝致此,徜徉于知识圣殿。”

这也是我的讲解结束语」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这份职业能做多久,也无法预知当下的博物馆热能够持续多久,但我现在非常享受用历史去充盈自己,又不断分享知识的体验。淡季的时候,我会去别的博物馆,或者开始旅行。过去的我想走出去,更多的是想要去见见世面,但现在我再出去,更想去见天地、见众生。

回头看看,我过去走的每一步都推着我走向了今天,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我也做自媒体,在社交媒体上用文字或者视频的形式去分享我的经历,这与我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出发点一样的,都是分享。我的事迹还被央视网、《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过,很多人觉得我的经历激励到了他们,就像我大三休学的经历,我从来不鼓励任何人去做这件事情。

幸福或者成功其实并没有标准,当下年轻人考研考公,也是去获得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都很好。人生每个阶段要做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不要去抱怨出身或者你的成长环境,如果你没有完成你的目标,还没有“上岸”,那么就在水下学会优雅地憋气,学会吐气、换气。并不是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需要有意义,只有不断地吐气、换气才能保持前行。


— @人间像素 —

作者 / 轻舟

编辑 / 云路

版式 / Alic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鲁中晨报
2025-11-18 10:12:17
英国再现华人淫魔

英国再现华人淫魔

不正确
2025-11-18 14:40:32
正接受调查!首席科学家被曝只有高中学历,院士头衔造假,30 年履历全靠编

正接受调查!首席科学家被曝只有高中学历,院士头衔造假,30 年履历全靠编

生物学霸
2025-11-18 17:22:15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新形势:中国队赢球=夺冠,输球排垫底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新形势:中国队赢球=夺冠,输球排垫底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刚刚!黑色星期二!原因,找到了

刚刚!黑色星期二!原因,找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18 15:58:02
假存款单租奔驰,连父母都是演员!湖北小伙被骗婚案一审开庭,被女方一句话“气笑了”

假存款单租奔驰,连父母都是演员!湖北小伙被骗婚案一审开庭,被女方一句话“气笑了”

潇湘晨报
2025-11-18 12:30:17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鋭娱之乐
2025-11-18 12:44:19
日本高官离京前,中方收抗议通知,美国已介入,高市在等友邦帮忙

日本高官离京前,中方收抗议通知,美国已介入,高市在等友邦帮忙

时时有聊
2025-11-18 15:14:19
玩火自焚!高市早苗被催下台,中方三路夹击,解放军报昭告全球

玩火自焚!高市早苗被催下台,中方三路夹击,解放军报昭告全球

博览历史
2025-11-17 18:18:45
学术界大地震!某大学教授简历全靠编,用高中学历骗学校上千万

学术界大地震!某大学教授简历全靠编,用高中学历骗学校上千万

社会酱
2025-11-18 17:37:12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周润发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周润发

大象新闻
2025-11-18 13:14:07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美军“堤丰”中导系统撤离日本 

美军“堤丰”中导系统撤离日本 

新华社
2025-11-17 21:45:41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9:18:07
马云戴工牌现身蚂蚁园区

马云戴工牌现身蚂蚁园区

界面新闻
2025-11-18 19:23:05
日本拟恢复“大佐”等旧日军军阶用语,外交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日本拟恢复“大佐”等旧日军军阶用语,外交部: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澎湃新闻
2025-11-18 15:30:28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评论
2025-11-18 08:49:50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新浪财经
2025-11-18 12:46:38
为什么三体火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星际航行剧都在中国遭受嘲讽?

为什么三体火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星际航行剧都在中国遭受嘲讽?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8 00:20:04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2025-11-18 20:56:49
人间像素 incentive-icons
人间像素
记录一百种人间故事
210文章数 2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手机要闻

高通骁龙8 Gen5首个跑分出炉:单核接近、多核超骁龙8至尊版

从百元到大牌,《新闻女王2》的职场穿搭,每种预算都能找到参考

教育要闻

替孩子感谢大家的生日祝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