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火了600年的真顶流,迎来了“百岁生日”

0
分享至

在向世人开放的100年中,故宫已经不只是历史的象征,还真正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人们了解它的过去,也参与塑造它的现在和未来。


如果在中国文化的无数符号里只挑选一个作为代表,故宫大概最有资格。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皇宫建筑群。在当代,它是接待观众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是互联网语境下持续出圈的超级文化IP。


2022年2月11日,北京。《干里江山图》以新的形式现身故宫角楼,在灯光照耀下格外美丽。(图/IC photo)

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故宫,在这个时代,热度依然持续走高。近年来,为了实现最佳承载量,故宫不得不实施每天4万人次的预约限流。暑假期间,故宫的预约难度堪比春运抢票。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5周年。两条时间线叠加在这片72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形成一种独特的时间张力。当代人既要守护古建筑与藏品,又要用现代管理、数字技术与公众沟通,让故宫真正“活起来”。


(图/《如懿传》)

故宫是一座“活”的文物城,也是一部气象万千的美学宝典。它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入口,可以成为几代学者的研究课题。而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故宫的“可玩之处”同样很多。你可以严肃地观看其中的建筑、文物,感受它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深意,也可以在宫墙之内“撸猫”“买谷”,获得满满的情绪价值;你可以在红墙黄瓦下拍“格格照”,也可以蹲守北京的初雪拍照打卡,甚至可以仅仅到故宫餐厅、咖啡馆里解馋。

故宫,这个年轻的百年IP,正持续散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

用100年, 守护一座开放的世界遗产

把故宫放回历史的坐标,它首先是一座“城”。紫禁城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皇权与礼制空间的集大成者,红色宫墙与黄色琉璃瓦构成的色彩秩序,至今仍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与审美的一把钥匙。


(图/《紫禁城》)

而故宫作为“院”的历史,则始于1925年。清室迁出、开放参观之后,社会各界促成了故宫博物院的成立。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行开幕典礼,故宫首次向公众开放。当日参观人数超万人,皇家禁地第一次成为全民文化场所,标志着这座皇宫从权力空间转变为公共文化机构。

20世纪30年代,为了守护国宝,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主导了“文物南迁”,13000余箱文物分五批南迁,辗转上海、南京、四川等地,历时10余年,其间基本保存完好,堪称世界文物保护奇迹。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的文物中,有部分迁往中国台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图/《上新了·故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确保建筑和文物安全的基础上,故宫博物院持续开展修缮、考古、数字化建设等工作,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故宫的公共性。一个直观指标是故宫开放面积的变化:2002年前后的开放面积极小,到2014年时,开放面积已经超过50%。

而在今年,故宫的预计开放面积将更大,比如近一个世纪未向公众开放的“乾隆花园”在今年9月开放,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也预计于明年5月竣工。更大的开放面积意味着能够容纳更多的观众,也让更多文物有了向世人展示的空间。

同样是在今年,故宫博物院举办建院100周年特展。展览内容围绕故宫院史、文物保护和传承创新等主题,许多多年未见的顶级馆藏与世人见面。而这些文物,恰恰见证了过去岁月中发生的种种。


跨越千百年岁月,我们对宝藏文物的守护从未停息。(图/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向世人开放的100年中,故宫已经不只是历史的象征,还真正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人们了解它的过去,也参与塑造它的现在和未来。

故宫,一个超级IP的打造

在今天,故宫不仅仅是一座皇宫、一座博物馆,更是一个立体的“超级IP”。

2008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故宫文化创意中心,并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推出了不少家居文创,算是为后来的IP打造开了个好头。


距今已17年岁月的太和殿徽章在当下仍然经典。(图/社交媒体截图)

真正的转折点在2012年。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单霁翔担任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其间,他推陈出新地提出了“我们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让故宫文物活起来”“把故宫带回家”等有新意的概念。在任职的七年中,他主导了一系列积极的行动,让故宫迅速走红。

单霁翔认为,故宫文创不应该仅简单复制文物,而应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元素。

为此,故宫成立了专门的文创团队,开始系统梳理文物资源,进行彻底的藏品清理。与此同时,团队通过色彩提取、纹样解构等数字化手段,建立了文物元素数据库。

故宫很早就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2019年,故宫就建设了“数字文物库”,收录超过186万件藏品的高清影像,其中5.8万件文物实现了精细的三维建模。如今,它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文物数字资源库。


今天,我们以数字化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图/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此外,故宫也开始做自己的App。“每日故宫”会每天推送一件国家宝藏,详细介绍它的样貌和来源;“故宫展览”则可以让观众在线上身临其境般地游览故宫;“紫禁城600”聚焦于故宫建筑,讲述建筑知识和其背后的宫廷故事……

不得不说,社交媒体和流行文化强有力地助力了故宫IP的打造,让故宫变得不再“高冷”,而是如同朋友般亲近。你或许还能想起2014年那篇爆款图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通过充满趣味的表达,故宫文物好像第一次变得如此可爱生动,该文一发布就瞬间引爆了全网。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出圈,把文物修复这一专业度极高的幕后工作带进了大众视野,让不少人第一次注意到这些“故宫文物医生”的日常,一时掀起了关注故宫文物的热潮。2018年,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更是在播出后带火了一大批文创,“故宫口红”等产品曾在一段时间内被疯抢。


(图/《我在故宫修文物》)

如今,故宫已经开发了1万种以上的文创产品,涵盖文具、美妆、家居等品类,也会定期推出品牌联名商品,每次都能掀起新的消费潮流。定期去故宫买文创、开盲盒,已经是不少年轻人的日常。

如同单霁翔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所说:“今天,观众是故宫的主人……故宫的古建筑群、文物藏品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比人的生命要长得多。它们在生命历程中要不断跟制作它们的人、今天人们的生活建立联系,这样才能使它们(得到)更加好的保护。”

今天,故宫的“年轻力”

《新周刊》曾在五年前的《故宫》特刊中写道:“正因为故宫的庞杂,每个人眼中的故宫都有所不同。……而一代又一代人对故宫的理解和诠释,使它具备了当下性:只要人们还在谈论它,它就将持续对当下乃至未来产生影响。”

今天,故宫正在焕发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在以不同的方式接近和了解它。在社交平台上,故宫像永远不会过气的流量密码。人们有无数种体验故宫的方式:有人在清晨参与“故宫晨跑”,在朝阳下感受红墙黄瓦的美感;有人拿着“故宫猫地图”打卡,收集那些在宫中自由生活的“御前带爪侍卫”照片;还有人专程为了故宫的角楼咖啡和冰窖餐厅而来,在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庭院中,享受现代生活的惬意。


年轻人在故宫挖掘出许多新玩法。(图/社交媒体截图)

作为最重要的中国印记,故宫的魅力也在海外不断发酵。今年9月,知名网红卡比·拉梅(“无语哥”)空降中国。这位00后意大利小伙儿在社交媒体上坐拥2.59亿名粉丝,来到北京的第一站就是故宫。他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再次让故宫在全球年轻人中获得了巨大曝光。

故宫和世界的交流是双向的,目前故宫博物院已经与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多家世界级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联合举办展览、学术论坛及推进数字项目,推动文明互鉴。

正如单霁翔所说:“虽然紫禁城有超过600年历史,但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它还算是年轻人,应该以更年轻的风貌示人。”


故宫博物院重新对外开放,图为在院内围观的市民。(图/翁乃强)

故宫的“年轻力”,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当代转化。以开放的姿态邀请年轻人参与文化再生产,故宫始终与每一代人共同成长,既尊重历史的厚重,亦拥抱时代的呼吸。

本文原载于《新周刊》

总第692期《故宫 百年顶流》

原标题:《从紫禁城到博物院,不变的“年轻力”》

作者 | 吃卜宝

编辑 | L

题图 | IC photo

运营 | 何怡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1-02 04:30:46
历史上的施琅、清军攻台

历史上的施琅、清军攻台

名人苟或
2025-10-30 06:31:08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董董历史烩
2025-11-01 14:13:05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中国巴菲特”捐了市值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0:18:11
张本美和3-4王艺迪,可怕不是输球,而是张本美和这番话 被打哭了

张本美和3-4王艺迪,可怕不是输球,而是张本美和这番话 被打哭了

梅亭谈
2025-11-02 05:33:47
大嘴女星的祼照!宋茜PK周雨彤!

大嘴女星的祼照!宋茜PK周雨彤!

八卦疯叔
2025-11-02 10:10:03
凌晨3点,杭州这里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

凌晨3点,杭州这里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

我们大杭州
2025-11-02 07:30:33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25 20:05:13
东莞传奇水蛇姐:以五项绝技名震莞城,得罪某位大人物后离奇消失

东莞传奇水蛇姐:以五项绝技名震莞城,得罪某位大人物后离奇消失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7-24 10:23:35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金牌娱乐
2025-11-02 09:53:48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乐聊球
2025-11-01 10:06:24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38:56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英首相:就算中国施压,也不会批准这件事,但中方得答应一个要求

策略述
2025-11-01 15:17:41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俄罗斯计划在被占领土动员5万至10万乌克兰人参加对乌克兰的攻击

山河路口
2025-11-01 23:56:08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校园观察@大学生)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校园观察@大学生)

金台资讯
2025-11-02 06:07:03
局长去世同事疏远,只有女副科长去吊唁,三年后女副科升正局

局长去世同事疏远,只有女副科长去吊唁,三年后女副科升正局

秋风专栏
2025-10-30 10:44:21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忠于法纪
2025-11-01 09:22:20
2025-11-02 11:44:49
新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周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21139文章数 12899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北京香山等景区周末迎赏红叶客流高峰,地铁换乘站排队1小时起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亲子
本地
手机

教育要闻

今年秋招季最容易就业的专业有哪些?给26高考推荐专业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可怕的不是熬不完的夜,直不起的腰,而是孩子轮流生病,都需要你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红米Turbo 5再次被确认:9000mAh电池+100W闪充,能否接棒K系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