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6日,以“回望最初中国,共庆陶寺华年”为主题,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一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圆满举行。为期五天的文化盛宴,如同一场跨越四千多年的对话,吸引了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最初中国”的文化品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曰若稽古帝尧……”在博物馆的大厅内,稚嫩的童声与沉稳的成人嗓音交替回响。一场别开生面的《尧典》背诵活动,成为本次庆典最动人的风景。参与者一字一句,诵唱着古老的篇章,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位“光被四表 协和万邦”的圣王对话。这不仅是记忆的挑战,更是一次中华文脉的鲜活传承,让沉睡在典籍中的文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为了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深度读懂陶寺,陶寺遗址博物馆连续五日推出了10余场公益讲解,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游客们沉浸于“最初中国”的恢弘气象之中,重点探秘了观象台“敬授民时”的古老智慧。当大家站在先民们观测天象的遗迹上,聆听如何通过观测日出定节气、分四季时,无不惊叹于上古先民卓越的天文学成就与深邃的哲学思想,让考古知识不再晦涩。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公益讲解吸引众多游客
庆典期间,陶寺遗址博物馆邀请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田建文先生,他围绕陶寺文化的考古研究成果、中原地区文明起源等主题,带领听众走向文明深处的知识高地。座无虚席的报告厅里,思想的火花在此碰撞,每一个深入的剖析与解读,都让陶寺遗址的历史轮廓愈发清晰,学术的深耕为博物馆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
田建文先生《唐侯尧墓或在陶寺》讲座现场
除了深度的知识洗礼,陶寺遗址博物馆还精心准备了丰富的趣味文化体验活动。游客亲手复刻陶寺龙盘、朱书文字等标志性图案,加盖周年纪念章后免费带走,让各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让 “最初中国” 的印记走进日常生活。在欢声笑语中,厚重的历史变得亲切可感,文化的种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播撒。
![]()
游客体验拓印活动
同时央视时空对话《从陶寺到美索不达米亚》特别节目也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录制,中外学者共同讨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共鸣。
![]()
央视时空对话《从陶寺到美索不达米亚》特别节目
一周年,是一个里程碑,陶寺遗址作为“最初中国”核心实证,它通过230余件文物陈列与沉浸式活动,让千年文明从考古报告走向公众,筑牢文化根脉。以“学术 + 趣味”模式创新公众教育,2个临时展览、87场社会教育活动、209场公益讲解、30万+累计游客,参与者在互动中读懂文明密码。一周年,更是一个新起点,陶寺遗址博物馆将继续作为守护与传承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阵地,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丰富的形式,邀请全世界“回望最初中国”。
文 / 李东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