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公示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名单,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以6本教材入选的优异成绩,实现数量质量双突破——入选数位列全国并列第9、全省第4、全省民办院校第1,彰显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城院气质”。
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学校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上的系统性创新与持续性深耕的必然结果——
![]()
据教育部数据,本批次全国727所高职院校共入选2008本教材,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以6本入选量跻身全国第9,较首批1本入选实现500%增长,实现了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从点突破到面提升”的质变。
在四川省72所入选院校中,学校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并列第4,稳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全省民办院校中独占鳌头,以绝对优势成为民办职教教材建设标杆,实绩数据充分彰显改革效度。
同时,《家具设计与陈设(第3版)》教材斩获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全国教材建设奖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承办,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我国教材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
![]()
“十四五”期间,学校构建“校级培育—省级规划—国家级认定—争创大奖”的递进式建设体系。
学校依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及四川省实施细则,制定并实施《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材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构建校院两级管理、分级分类审核机制,严格落实“凡编必审”。通过每月召开教材建设推进会,建立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创新“提前培育、多层评审、精准打磨”工作机制,全年开展“教材建设工作坊”专项培训覆盖教师超500人次,教务部建立“月度进度检查+专家指导”机制,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3轮针对性辅导与评审,形成教务部统筹、二级学院主抓、专业团队落实的协同工作格局,以制度创新力度护航高质量发展。
![]()
在团队建设上,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为支撑的编写梯队。
6本入选教材中,5本由各学院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第一主编,体现教师队伍整体能力显著提升。如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教材主编杨凌云教授牵头组建跨校合作团队,为教材建设注入创新活力。
团队建立定期研讨机制,紧跟产业发展动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内容,最终打造出体现职教特色、符合教学实际的高质量教材。
学校还将教材建设成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审与绩效考核体系,对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和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奖的团队给予专项绩效奖励,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
资源整合方面,构建“出版对接+数字共享”支撑体系,联动多家出版单位,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机制,归集行业特色资源,实现案例动态更新与出版指导闭环,以温度关怀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学校表示,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与激励机制,加大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教材等新形式教材的开发力度,深入推进教材建设与课程思政、数字化转型有机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