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队总经理朱芳雨在社媒分享美食时,特意点名夸赞全运会赛场上的余嘉豪:“移动速度、身体对抗都有了,让人印象深刻。” 这番评价与浙江队队友的感受不谋而合,陆文博、张洪硕等球员在采访中直言,仅两个月未见,余嘉豪不仅身形精瘦,防挡拆能力更是实现质的飞跃。这位放弃CBA顶薪、远赴西班牙乙级联赛仅训练两月的年轻中锋,用肉眼可见的进步,诠释了留洋锻炼的真正意义。
![]()
在全运会赛场隔扣胡金秋、硬抗周琦的余嘉豪,三个月前还被质疑去西乙纯属浪费时间。留洋前,他虽有身高优势,却因移动缓慢、对抗不足饱受诟病,防守端常被挡拆战术针对。而在西乙的高强度训练体系下,体重未变体脂率下降。进攻端,他不再依赖身高硬吃,而是练就了挡拆策应、中距离抛投甚至三分球等多元技能,半决赛面对四川,正是余嘉豪的一次隔扣2+1和一个三分球,帮助浙江反超比分。
![]()
余嘉豪的蜕变,正是留洋价值的最佳佐证,留洋的意义从不是加盟顶级联赛刷履历,而是在更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暴露短板、快速成长。反观当下中国篮球的留洋军团,虽各有困境却都在坚持:曾凡博被篮网裁掉后,仍不愿回国,在澳洲康复期间收到多支NBL球队与NCAA名校邀请;林葳在 NCAA 前三战出场时间不稳定,但他面对的是日常训练强度堪比CBA季后赛的严苛环境,每一次登场都是宝贵历练;杨瀚森被下放到 G 联赛后,首秀虽一度正负值低至 - 25,但下半场顶住压力砍下8分13篮板4助攻,今天更是拿到21分并在比赛最后一分钟接连命中两个三分球,这在CBA是不可能的事。
![]()
这些年轻球员的选择,本身就值得尊重。要知道,以他们的天赋,留在 CBA 立刻就能获得顶薪合同、无限开火权和明星待遇。但他们宁愿放弃舒适区,去海外联赛坐冷板凳、挨批评、扛压力,只为追逐更高的篮球梦想。
可惜部分球迷对留洋球员的容错率极低,林葳手感冰凉就被嘲讽 “水土不服”,曾凡博下家未定就被质疑 “追梦失败”,杨瀚森初期表现起伏就被吐槽 “实力不济”。却忘了,就连 NBA 巨星也有菜鸟赛季的挣扎,而中国球员在海外面临的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战术适配等问题,都是额外的挑战。
![]()
余嘉豪的案例已经证明,给留洋球员多一点耐心,他们就能带来惊喜。中国篮球的崛起,需要更多敢于跳出温室的 “余嘉豪们”,更需要包容失败、鼓励探索的球迷环境。当我们不再以一场胜负论英雄,不再用短期表现否定长期价值,才能让留洋球员放下包袱,在海外赛场安心打磨,持续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