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近日公开表示,自今年六月美国对伊朗多处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以来,伊朗已暂停所有铀浓缩活动。
他再次强调,德黑兰方面目前无意与华盛顿就核问题重启谈判。这一表态再度将国际社会的目光聚焦于伊朗核计划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今年六月,美国对伊朗福尔多、纳坦茨与伊斯法罕的核设施发动了代号为“午夜之锤”的军事行动。美方称此次行动严重削弱了伊朗发展核武器的能力。
![]()
而在空袭之前,以色列已对伊朗部分防空系统实施打击,为后续行动创造了条件。
尽管美方宣称行动取得显著效果,但多方评估指出,由于部分核设施位于地下深处,实际受损程度及伊朗高浓缩铀的储存情况仍待进一步确认。
伊朗始终坚称其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否认有意研制核武器。国际观察人士指出,伊朗过去所积累的浓缩铀储量已远超民用需求范畴。
据美联社报道,阿拉奇在近日的声明中重申:“伊朗没有进行任何未申报的核浓缩活动。目前所有浓缩活动均已停止,因为我们的核设施遭到了攻击。”
![]()
联合国下属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于十一月初表示,伊朗目前已不再进行铀浓缩,但仍保留相关专业技术及一定量的高浓缩铀库存。
他指出,三处主要核设施在袭击中受损严重,该国核计划整体处于低活跃状态。格罗西此前多次强调,理清伊朗高浓缩铀的具体用途至关重要。
据其分析,若德黑兰决定将现有库存武器化,理论上可制造多达十枚核弹。
六月爆发的以伊冲突,紧随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认定伊朗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之后。
伊朗官员指责六月的袭击损害了该机构的公信力,而国际原子能机构则呼吁伊朗加强与核查人员的合作。
据美联社最新获取的机密报告显示,自袭击发生以来,该机构已无法核实伊朗高浓缩铀的库存情况,对部分核材料的连续性认知出现中断,核查工作亟待恢复。
阿拉奇对外表示,伊朗所有核设施仍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之下。一位不愿具名的西方高级外交官透露,尽管机构希望尽快恢复现场检查,伊朗方面以部分设施安全性未达标准为由暂未放行。
![]()
德黑兰外交部则于本周初称,机构视察员已获准访问部分核地点。双方于九月达成的协议原本旨在重启对包括遇袭设施在内的全面核查。
近期,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伊朗部分核设施区域出现活动迹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此回应称,美方将持续密切关注伊朗是否试图重建其核计划。
阿拉奇在最新的发言中指出,美方尚未展现出进行“平等公正”核谈判的诚意。尽管六月前曾进行多轮对话,但后续谈判进程仍充满不确定性。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即将于维也纳召开会议之际,伊朗代表团警告称,若美、法、德、英等国推动针对德黑兰的决议草案,将严重影响伊朗与机构之间的合作氛围。
伊方明确表示,任何此类举动都可能逆转当前双方在核核查问题上取得的有限进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