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的烽火里,扛着大旗干革命的人遍布四方。他们有的是庄稼汉,有的是教书先生,身份五花八门,日子过得也大不相同,但到了战场上,个个都能拿出真本事。
抗战的炮声越响越近,连一位家底殷实的地主都坐不住了。这人心里装着国家,盼着能上战场出份力,他就是高士一。瞅着山河遭难,他认准了共产党的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入了党,1939年还当上了独立旅旅长。可就因为他“地主”的出身,不少人暗地里犯嘀咕:这娇生惯养的“高四爷”,能带队打仗吗?
![]()
提起120师独立旅旅长高士一,当地老辈人都熟。1895年出生的他,是本地有名的望族子弟,在家排行老四,“高四爷”的名号比他本名还响亮。谁也没料到,这位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后来会成了抗日战场上的硬骨头。
高家的田地铺得广,生意也做得红火,就算一辈子守着家业,高士一在当地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可他跟那些摆架子的富家老爷不一样,为人敞亮,没半点坏毛病,跟人打交道总带着一股子善意。
他在当地的好名声,全是自己实打实挣来的。手里有钱,他不藏着掖着,掏钱盖学校,还四处宣讲新思想;心里装着乡亲,谁家有难处他都往心里去。有人没钱治病,他立马掏腰包请大夫;谁家揭不开锅,他也会送些粮食过去。提起“高四爷”,乡亲们嘴边总挂着俩字:仗义。
虽说不愁吃穿,高士一却练就了一身接地气的本事,乍一看还以为是靠手艺吃饭的匠人。种地、打铁这些粗活,他都能拿得起来,这都是常年跟家里长工混在一块儿练出来的。跟雇工们处得像兄弟,自然而然就学到了不少本事。
除了这些,他骑马打枪的功夫也不含糊,凭着这身本事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位与众不同的富家子弟,人生的转折点还在后头。
1931年,日军的铁蹄踏进东北,高士一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他一边留意前线的消息,一边把日军的暴行讲给乡亲们听,不知不觉中,不少人都被他说得热血沸腾,跟着他盼着保家卫国。
![]()
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看着乡亲们流离失所,高士一再也坐不住了。受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他彻底投身到抗日洪流里。先是跟我党党员杨琪良等人搭伙,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没几个月就发展到三四千人。
那会儿想拉他入伙的势力不少,连阎锡山都抛来了橄榄枝,可高士一全都婉拒了。他心里早就认准了八路军,就算知道八路军条件艰苦,队伍连经费都没个准谱,也铁了心要跟着走。
有一年春节,部队连顿像样的饭菜都凑不出来,高士一急得睡不着觉。他立刻发动亲友乡邻筹款筹粮,自己先带头捐了一大笔钱和好几车粮食。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纷纷出力,硬是帮部队熬过了难关。
1938年,高士一的队伍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成了三纵队独立第一支队,他担任司令员。这支部队跟日军打了不少硬仗,把敌人揍得够呛,也成了日军的“眼中钉”。
敌人打不过部队,就想出阴招,把高士一的家人抓了起来,想用这个要挟他。可他们打错了算盘,高士一的抗日决心反倒更坚定了。1939年对他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还被任命为120师独立第一旅旅长。
这个任命一下来,部队里的议论声就没断过。不少人想不通,一个地主出身的人,凭啥当旅长?这事惊动了120师师长贺龙,贺老总性子直,看人只看本事不看出身。他太了解高士一的为人和贡献了,打心底里佩服这位“高四爷”,当即决定亲自出面打消大家的顾虑。
贺老总特意找副旅长王尚荣、政委朱辉照等人谈话,把高士一的事迹细细讲了一遍。事实很快证明,贺老总的眼光没错。高士一带着部队冲锋在前,陈庄战斗、百团大战这些恶仗里,都有他们浴血奋战的身影,立下了不少战功。1941年,高士一还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得到了主席的关心和鼓励。
![]()
1939年,高士一率部跟着120师进驻晋西北。贺老总不光关心他本人,连他的家人都记挂着。知道高士一跟日军拼得凶,家人随时可能有危险,贺老总专门派部队把他的家人接到延安,还安排专人保护,照料得十分周到。
那时候延安的条件也不好,可对高士一的家人从没亏待过。这份情谊,高士一一直记在心里。听说贺老总夫人怀孕后缺营养,他立马从自家院里抓了几只老母鸡送过去,让贺老总感动不已。
后来陕甘宁边区被敌人封锁,物资极度匮乏,高士一主动站出来,凭着自己的人脉和经验,硬是打通了一条商贸渠道,为边区解决了大难题。他为革命做的这些事,让他成了党和军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不光高士一自己投身革命,他的儿子高万德也早就参加了八路军,真应了“上阵父子兵”这句话。高家的革命基因不止于此,他的长兄也全力支持革命,还鼓励家里的后辈们参军报国。
贺老总在红军时期就以能打硬仗闻名,性子刚直,能入他眼的人没几个,高士一就是其中一个。贺老总后来成了晋绥边区的“定海神针”,不仅守住了根据地,还为西北战场输送了大量兵员、粮食和装备,时刻牵挂着前线的每一个动向。
说到底,出身不过是个标签,一个人的真心和行动才最可贵。高士一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不管来自什么家庭,只要心向家国、勇于担当,就是值得尊敬的革命者。
![]()
结语: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高士一,没有沉溺于安逸生活。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选择追随共产党,用热血和担当书写了自己的革命人生,为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