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起落,威马汽车的崩塌堪称最刺眼的样本。
这家曾与蔚来、小鹏、理想并称为“造车新势力四巨头”的企业,如今只剩下超过200亿元的负债和创始人沈晖远走海外的背影,其兴衰轨迹俨然复刻了贾跃亭式的悲剧。
![]()
a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在新能源汽车圈,沈晖曾经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履历非常亮眼,早年的时候在博格华纳当工程师,后来又跑到菲亚特做中国高管,可以说整整20年都是泡在传统车企中工作的。
![]()
像当年吉利花18亿美金收购沃尔沃的业务就是由沈晖牵头操办的,这份经历也让不少车企眼睛都亮了,觉得他是“最懂造车的连续创业者”了,把钱交给这样的人,就是放心坐等着收益的事情了。
![]()
2015年,沈晖带着10亿的启动资金自立门户,创立了威马汽车,“威马”在德语里的意思是“世界冠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沈晖的野心不小。
果不其然,公司才刚起步没多久,他的首轮融资就拿到了10亿美金,创下了当时造车新势力最快的融资记录,那时候的沈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所有人都觉得沈晖可以缔造一个新的汽车神话。
![]()
当别的造车新势力都忙着找代工厂节省成本的时候,沈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一门心思的要搞重资产,砸了117亿在温州和黄冈建了两座智能工厂。
按他最开始的规划是,每年两个工厂最少也要生产25万辆汽车,单单是设备投资就超过了蔚来和小鹏的总和。
![]()
2018年,在所有人的期待下,威马的首款车型EX5正式上市了,补贴后的价格才11.23万起,这个价格可以说拿捏了很多的消费者,第一年就卖出了3844辆,销售额直接冲到了新势力销量榜单第二。
![]()
2019年就更猛了,EX5单车型就卖了1.69万辆,登顶了销量冠军,那时候威马的市值直接突破了470亿,成了科创板块最热门的香饽饽,沈晖的造车神话似乎真的要成了。
但谁也没想到,风光了没几年,威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摔得特别惨,最先出问题的就是产能,25万的年产能,实际上只用了17.6%,大量设备被迫闲置。
![]()
光是温州的工厂每年的折旧费用就高达5亿多,2019年到2021年这三年里,威马累计亏本了174亿,平均每卖掉一辆车就得亏6.2万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疫情期间,依赖的网约车订单直接暴跌了60%,要知道威马60%的销量都是靠着B段渠道,2022年销量腰斩到了2.94万辆,经销商也扛不住了,退网率直接飙升到了45%,4S店也从621家缩水到了230家,门店一个个的全都关门大吉了。
![]()
销量下滑还只是表面,藏在背后的技术问题没多久就暴露了,大家慢慢发现,威马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三电系统全都靠外购,自动驾驶套用的是的方案,车技系统就是把科大讯飞和小米的生态拼凑了起来。
![]()
2021年推出的W6系统宣称自己是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结果呢,实际却只有基础的泊车功能而已,纯粹就是个噱头罢了。
更让人糟心的还是2020年的“锁电门”,车主们突然发现车的续航缩水了30%,一查才知道,威马偷偷通过OTA升级限制了电池容量。
![]()
这一下彻底把车主惹毛了,集体维权把威马推上了浪尖风口,品牌信任度碎了一地,有业内人士扒出来,EX5的代码和吉利帝豪高度相似,所谓的“创新”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不光如此,威马的内部管理也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2021年沈晖的年薪高达1.26亿,算上期权的话,这钱占了公司当年营收的32%。
![]()
但与此同时的威马,员工社保断缴,供应商被欠了17亿货款,温州总部甚至因为欠房租都被断电了。
但为了冲销量好看,沈晖还搞起了“员工刷单”,2021年号称卖了4.4万辆,其中的30%其实都是内部消化的,大量没卖出去的车都被堆在了厂区里,成了没人管的“僵尸车”。
![]()
2023年9月,沈晖借着去慕尼黑车展的名义出国,之后就彻底玩起了失踪,有消息说他早就把家人资产转移到了纽约,自己也在那边待着,他还通过质押股权套现了5亿多。更讽刺的是,2024年1月他还用北京的IP转发了新闻,结果被网友拆穿实际他人还在纽约。
![]()
![]()
没多久,威马的资金链最终还断了,威马前前后后搞了12轮融资,410亿真金白银全都花光了,可三次的IPO全都失败了,欠款也不断的累积,那些曾经信任过威马的人们都苦不堪言。
![]()
说起他的这些经历,有人会想到贾跃亭,两人都是造车圈的“狂人”,套路也有点像,都是用资本故事掩盖商业逻辑的漏洞,最后把烂摊子扔给别人。
只不过贾跃亭还在靠着“下周回国”维持谎言,沈晖则是直接失联跑路了,留下了4000万员工欠薪和200亿供应商债务,连句交代都没有。
![]()
威马的倒掉,给新能源行业敲了个大大的警钟。造车根本不是PPT竞赛,而是技术、成本、供应链的马拉松。
沈晖执着的重资产模式,在销量没起来的时候就是个“吞金兽”,2025年威马虽然试着复产EX5,月产量也就一千台,在比亚迪、特斯拉的价格战里根本没活路。
![]()
更重要的是,沈晖一个人握有60%的投票权,公司里他说一不二,117亿建厂、自己拿1.26亿年薪这种决策,没人能制衡。对比李想、小鹏的AB股设计,就能看出科学的治理架构有多重要,资本不能光迷信个人光环,不然迟早要翻车。
![]()
信息来源:华夏时报、新浪财经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