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魏建军,这几年频频在幕前,针对行业乱象发言。不赞同的,说他故作惊人之语;赞同的,认为他是清醒的吹哨人。
近日魏建军再抛惊人观点,认为没有形成商业闭关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在“啃老”,引发轩然大波。
![]()
1.新能源车在啃老
日前,在欧拉5(参数丨图片)预售发布会上,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的一番话,引发行业热议。
他直言,不管是纯电还是增程式新能源车,目前我们都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商业闭环。对于新能源汽车,魏建军有点担心的。
魏建军认为如果再过十年还不能形成闭环,无法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这个产业就很难说了。
魏建军的忧心忡忡,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不赚钱,肯定是维持不下去的。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之初,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财政补贴的金额也很多。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非常重要。
但是新能源汽车不能永远依靠国家,这是不健康的。
魏建军就将新能源的现状比作是“坑老”,在他看来:“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但财政补贴不可能永远输血。谁能做这样的买卖?只有父亲和儿子才能这么干,但这不就是啃老吗?”
对于“啃老”,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不赞成的。
2. 车企被资本绑架
除了国家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支持之外,新能源汽车另外一个发展动力,就是资本。前些年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引来资本的青睐。国内外大量资本,投入新能源汽车。
当然,这些资本来投资,并非做慈善,它们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在商言商,这也无可厚非。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资本的力量。在资本的支持下,诸多新能源车企得以成立,并获得初期发展资金,有一个良好的开头。
但是资本具有两面性,我们也要警醒。
![]()
魏建军直言:“我觉得我们国家也不想在纯电车上走得太深,现在纯电车产业未必是国家在支撑,也有很多资本在炒。但现在资本已经不炒电车了,因为它们已经赚钱走了,很多车企都被资本绑架了。”
在他看来,资本喜欢更高的市占率、渗透率、利润率,这样可以炒高股价,就赚的更多。
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根本做不到,于是就在资本裹挟下,出现所谓“恒大”式财务造假的一些问题。
资本套现后留下一地鸡毛,吃亏的还是消费者、车企和国家。
3. 魏建军是吹哨人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魏建军总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但忠言逆耳利于行,行业需要魏建军这样敢于直言的人。
首先,新能源肯定不能继续“啃老”,这不是一个行业正常发展状态。国家政治倾斜和财政补贴只是一时的,注定可能长久。
随着补贴政策全面退坡,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同权提上日程,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政策红利掩盖的成本矛盾、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暴露。
这些问题我们无法掩耳盗铃,值得高度关注。
![]()
其次,新能源车企必须解决盈利难题,这才是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51.6%,占有率首次过半。
然而光鲜数据的背后,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如今仍然未能走出亏损困境,只能依靠补贴和融资外部输血续命,自我造血能力是悬在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最后,新能源车企要反思发展理念问题。
魏建军强调商业可持续性和技术可靠性,他带领长城汽车走上一条“利润重于销量”的发展道路。为此,他不惜停掉很多款销量很好,但亏钱的新能源车型。
很多新势力更注重销量和市占率,不惜亏本低价内卷抢市场,导致卖一辆亏一辆。
巅峰时期,我国造车新势力车企有几百家,泥沙俱下。结果现在只剩下蔚小理和零跑,其他都倒闭了,留下一地鸡毛,值得我们警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