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春天,云南宣威倘塘镇,秦家地煤矿办公楼对面的山坡上,煤老板夏耀周站在140多户乡亲中间,声音洪亮地许下诺言:“我个人出3000万,给大家盖欧式联排别墅,把咱村建成‘宣威华西村’!”彼时的他,正处在人生最风光的时刻,却没人能预料到,这场轰动一时的造村运动,最终会在二十年后以如此现实的方式收场。
![]()
出身贫寒,挖小煤窑发家
夏耀周的发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出生在宣威市倘塘镇旧铺村委会夏家箐村的贫困农家,初中辍学后,16岁便下井挖煤,在黑暗潮湿的矿井中摸索求生。
![]()
网络配图,与图文无关。
后来他学过木匠,跑过昭通、六盘水甚至遥远的西藏,在各地辗转打拼。1982年,他鼓足勇气贷款2000元接手了一个小煤窑,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煤炭行业几经波折,终于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5年,夏耀周以10余万元资金创办秦家地煤矿,初始年产能为6万吨。随着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他持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引进先进采煤技术,配备瓦斯监测系统,推动煤矿实现正规化生产。
在科学管理带动下,秦家地煤矿效益显著提升。至2003年,煤矿年产原煤已达30万吨,职工超300人,年产值4500万元,年缴税费1000万元,发展成为云南省骨干矿井之一。
在全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秦家地煤矿始终保持安全生产记录,未发生重大事故,因此被评为全国依法生产先进煤矿。夏耀周个人也先后荣获国家级骨干煤矿先进工作者和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风光时,“良心老板”的公益善举
靠着秦家地煤矿的红火经营,夏耀周的事业达到顶峰。2005年,他名下的秦家地煤矿年产原煤40万吨,年产值5600万元,缴纳税费1200万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每天纯利润就有3.3万元,是倘塘镇无人不晓的“煤矿老板”。或许是早年吃过太多苦,发家后的夏耀周没少为乡亲们办实事。
2004年,当他看到通南铺小学1957年建的校舍已成危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孩子们三年级还要走五公里路去上学时,当即拿出25万元选址建新学校,还带动煤矿职工和村民一起捐资。2005年7月,330平方米的新校舍落成,有三个教室、两个教师宿舍和一个操场,通南铺和老南山两个村的81名孩子终于搬进了明亮的新教室。
![]()
他主动承担了所有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连铅笔作业本都全包,却立下规矩:必须用旧铅笔头、旧作业本换新的,“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勤俭节约”。这所学校后来被命名为“耀周希望小学”,他还自掏腰包,每月给民办教师秦本泽开1500元工资,让这位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师重新站上讲台。
除此之外,他投资35万元修通了两条村间公路,花14万多元解决了235户1129人的饮水难题;每年拿出4万多元救助贫困户,春节挨家挨户给60岁以上老人送慰问款;煤矿工人的工资不仅发放及时,还比周边矿场稍高,矿工自己买煤也能享优惠。这些善举让他先后拿到了云南省首届农村“创业之星”、曲靖市“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等称号,成了大家口中的“良心老板”。
豪赌,双面人生埋下隐患
在宣威因煤致富的群体中,购买豪华越野车曾是普遍的风气,尤以倘塘镇的煤老板为甚。从实用的丰田兰德酷路泽、凌志570;悍马H2到奢华的兰博基尼,这个小镇豪车遍地。夏耀周的座驾是价值百万的大众途锐V8。然而,巨大的财富不仅带来了物质的攀比,也让他陷入了不良嗜好的泥潭。
![]()
网络配图,与图文无关。
据知情人透露,他有钱后迷上了豪赌,在赌场里出手阔绰,一次输掉几十万眼都不眨,更曾被人做局,单场就输了几百万,现场找人借了数百万的高利贷,后来被社会闲杂人员追债。
那时候他和已故的孔垂柱私交不错,两人的来往在宣威当地圈子里并不是秘密。一边是真金白银的公益投入,一边是挥金如土的豪赌开销,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在他风光的表象下悄悄埋下了命运的隐患。
宏伟蓝图,高调建“宣威华西村”
2005年,夏耀周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乡村改造计划,旨在通过企业(秦家地煤矿)的资金,推动其煤矿所在的通南铺村实现整体转型。他的计划核心分为高科技农业改造和为村民建联排别墅两大部分。
![]()
▲通南铺村当初的老房子
2005年春天的那场村民大会上,夏耀周描绘的蓝图远不止别墅。他说要让通南铺村成为“宣威华西村”,除了每套近300平米的三层欧式联排别墅,还要配套花园喷泉、文化娱乐室、医务室及老年活动中心,甚至请保安值守。
![]()
▲当年的宣威第一村规划图
按照规划,村民的老房子统一拆除补偿,新房采用“建房靠垫支,房款靠工资”的模式——村民在他的煤矿或农业公司务工,工资慢慢抵扣房款。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3000万元,由他和秦家地煤矿出资。
在农业方面,夏耀周计划先租用全村1160亩土地,按等级支付年租金,三年后土地折价入股成立农业园区总公司,村民成为股东,风险由煤矿承担。
集中土地后,将发展规模化果园、养殖场和配套加工厂,村民可受雇获取工资或参与承包。他甚至规划以每百斤5元的价格收购村民的农家肥用于园区。夏耀周评估此模式可使土地效益提升十倍以上。
2006年1月1日,由夏耀周出资的超市在通南铺村头紧靠公路的地方开业,规模颇具、装修一流、商品众多,他要让常年被大山紧锁的村民像城市人一样,出了家门就有超市。
![]()
他建设“宣威华西村”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认为这体现了“发展一个企业,回报一方百姓”的理念。2006年,夏耀周专门带队去华西村考察,回来后就成立了宣威市通豪农业开发公司,请来建设局专家做联排别墅规划设计,3月完成选址,初步确定建120套钢混结构房屋。
![]()
2006年3月,租下村民上千亩土地,投资数千万改造成一个集养殖、果园、蔬菜生态园的综合“新型农业示范园区”。
![]()
▲后来建成的现代化养殖厂
那一年,夏耀周风光无两,被评为云南省首届农村“创业之星”和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受到领导的接见;被曲靖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2006年度曲靖十大新闻人物”。农民日报、法治日报、云南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称他的做法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好模式”,他还登上了央视专访节目。
煤矿关停,资金断裂项目停滞
2007年4月,120套欧式连排别墅正式开工,通南铺村一下子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现实很快给了这位意气风发的煤老板沉重一击。别墅项目因土地性质、规划审批不符合要求,原定选址的工程被迫停工,直到5月重新改规划选址才恢复施工。
![]()
更致命的打击来自煤炭行业的调控。2006年11月25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昌源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2人死亡、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660万元。事后昌源煤矿被依法关闭,没收昌源煤矿违法所得734.8万元,并处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3674万元。调查发现,富源县煤炭工业局原局长敖成璧等人存在渎职受贿行为。
事故发生后,云南省掀起严厉的煤矿整顿行动,曲靖市将“整顿关闭”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夏耀周的秦家地煤矿于2006年底被要求停产。
煤矿是夏耀周的命根子,一旦停产,资金链迅速紧绷。
而他在煤矿红火时步子迈得太大太快,不仅要建设“别墅村”,还集中租赁了通南铺村1100多亩土地,计划投资数千万元大规模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包括优质果园、蔬菜基地、饲草基地,以及大型养猪场、养牛场、饲料加工厂和酒厂等。
靠秦家地煤矿每年1000来万的利润,要同时支撑多个巨额投资项目,本就捉襟见肘,再加上豪赌造成的隐性亏损,资金压力愈发巨大。
2008年11月,夏耀周曾接受都市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煤矿停工后,仅一年时间他就亏损了近8000万元,原本计划2007年8月竣工的别墅项目彻底陷入停滞。
不过他乐观表示被关停的秦家地煤矿于今年10月重新恢复生产,另外他接手了一个新煤矿。不出意外的话,明年(2009年)3月份联排别墅将全部竣工。
![]()
但重新选址后,76亩的面积上只能规划建设100套别墅,每套238平,比原来缩小近30平,而为了平整山坡新址,他又多花了200多万元。
![]()
梦想褪色,商业帝国轰然崩塌
2009年7月,百户村民陆续搬入了建成的100套别墅,这场被质疑为“乌托邦梦想”的造村计划,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结果。但曾经满心期待的“宣威第一村”,渐渐没了当初的热度。
![]()
▲通南铺村Google卫星地图
煤矿复工后又急需资金改造生产设备,资金链愈发紧绷,后果直接转嫁到村民身上:土地承租款无法兑现,为他种地、管理果树的村民工资被长期拖欠。他曾承诺让缺粮村民去超市“背米”记账,日后从工钱中抵扣,可半年后便无力支撑,要求村民必须支付现金才能拿米。
2010年之后,夏耀周以秦家地煤矿为核心的商业帝国开始加速崩塌,其陷入的深度财务危机在法律层面暴露无遗。
公开的被执行信息揭示了一幅残酷的图景:自2012年至2016年间,秦家地煤矿作为被执行人,涉及的多起案件执行标的总额极为惊人。其中,单笔被执行标的从12万余元至高达9401.5万元不等,更有总计超过2.4亿元的巨额债务。
这些案件由宣威市、曲靖市乃至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不同层级的法院受理,显示出其债务纠纷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尤其是在2013至2014年期间,诉讼呈现爆发式增长,煤矿在短短两年内便背负了多笔千万级乃至亿级的债务。
这些冰冷的数字,与他数年前意气风发地推动千万元级农业园区和别墅城计划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疑印证了其庞大的资金链最终断裂,曾经宏伟的商业蓝图在巨额债务的重压下轰然倒塌。
他控股45%的昭通市镇雄县高岩煤矿卷入20多起诉讼,涉案金额从十几万到1.4亿元不等,股东及法人代表的股权被冻结,相关人员被限制高消费。
2021年1月,高岩煤矿的采矿权和全部资产被云南省高院司法拍卖,起拍价1.7亿余元,最终因无人问津而流拍,标志着他的核心资产彻底贬值。
![]()
到了2025年,颓势进一步加剧:4月,他为造村成立的宣威市通豪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8月,秦家地煤矿因涉及147条司法案件(大多是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和合同纠纷),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10月,该煤矿还因多年前的工人工伤赔偿未履行,被法院强制执行14万余元。
![]()
煤老板的终章:一部黑色传奇的落幕
如今的夏耀周,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光。他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不能坐飞机、高铁,不能住星级酒店。据当地人透露,背负巨额债务的他,早就回到了宣威老家倘塘镇旧堡村夏家箐过起平凡日子,家里养猪养羊养鸡,和当年挥金如土的煤老板、指点江山的造村带头人判若两人。
和他同期的宣威煤老板群体,大多也落得相似下场:有的因矿难事故入狱,有的因行业下行破产,还有的涉黑涉恶被抓。宣威知名煤老板刘顺平转型地产后就因涉黑被判处25年有期徒刑,个人全部财产被没收。
20年过去,宣威市倘塘镇旧铺村委会通南铺村的村民再也不提当年的“宣威华西村”梦想,大家都说:“还是踏踏实实种地、打工靠谱。”一场始于财富积累的造村运动,在政策调控、经营失策和个人陋习的多重作用下,最终落幕。
![]()
▲建成后的宣威市倘塘镇通南铺村
夏耀周的二十年浮沉,不仅是一个煤老板的个人命运轨迹,更成了中国乡村发展转型期的一个缩影,留下了关于财富、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无尽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