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新剧冷场,韩流失宠,年轻人不吵了
全智贤的新剧《暴风圈》在国内上线了,剧里用假布景假装是中国城市,台词也写得老套,按过去的情况,网上早就闹翻天了,这次却不一样,评论区很安静,好多人说没看这部剧,也懒得去争论,这个现象说明年轻人对韩剧的热情已经没那么高了。
![]()
韩国那边的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对中国的印象变差了很多,好感度只剩下百分之十九,但宋雨琦在韩国节目里说了几句中文,反而受到欢迎,于晓光和秋瓷炫的生活视频在网上播放量超过一亿次,这些事传到国内,年轻人也没太在意,他们追星就是找点乐子,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身份,谁受欢迎就关注谁,喜欢就看,不喜欢就算了。
![]()
我认识几位70后阿姨,她们当年守着电视追看《蓝色生死恋》,觉得韩国护肤品特别高级,到了90后那会儿,李敏镐推出新剧时,大家省下钱来买同款衣服,抢演唱会门票能熬个通宵,现在00后们能说得出名字的韩星没几个,护肤品选薇诺娜,衣服挑李宁,他们说韩牌价格高又不好用,没必要非得去买。
![]()
国产剧这几年进步确实很大,像《庆余年2》《三体》《长安三万里》这些作品,制作水平已经赶上韩剧,故事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脱口秀大会》聊的都是日常小事,《向往的生活》让人感觉轻松自在,现在看韩剧只是吃饭时随便看看,不再把它当作精神寄托了。
现在买东西也不怎么迷信韩国货了,以前总觉得韩妆时髦新潮,现在像薇诺娜、玉泽这些国货牌子成分写得清楚明白,还特别适合敏感皮肤,卖得比韩国货还要好,衣服方面李宁和安踏的设计有中国味道,质量也经得住穿,年轻人穿出去也不觉得丢脸,而韩国潮牌价格虚高,没人愿意当冤大头。
![]()
短视频让人看到韩国的另一面,以前觉得那边生活讲究,现在发现草莓卖到七十块一斤,吃顿烤肉人均三四百,加班熬夜的情况跟国内很像,韩剧里的宽敞房子在现实中贵得离谱,年轻人根本买不起房,这种差距让很多人不再把韩国当成理想去处。
韩国那边也发现情况不对,一些烤肉店开始增加东北酸菜和麻辣锅底,想留住中国客人,韩国的娱乐公司也开始聘请中文经纪人,拍片子时尽量少搞文化差异大的内容,这说明他们意识到,要在中国市场发展下去,得适应我们的习惯,不能再光靠所谓“异国特色”吸引人了。
![]()
我觉得这事挺自然,以前我们缺少好内容和好产品,就把韩国当作榜样,现在自己有了这些东西,就不需要再仰视别人,年轻人不吵不闹,不是因为讨厌韩国,而是觉得没有必要,看剧是为了开心,买东西是为了实用,追星是因为喜欢,这些跟国家、文化没什么关系,他们更在意自己过得舒不舒服,而不是别人怎么看待。
韩流还在那里,但它不再占据中心位置,它从一种必须追随的潮流,变成可以选择的选项,这个变化是慢慢积累形成的,因为内容选择多了,大家的眼界也宽了,就不那么容易被人带着走,现在的年轻人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更敢于表达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他们不争吵,是因为觉得没必要这样,吵来吵去还不如好好过自己的日子,韩剧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韩星再帅也不影响你去上班打卡,这才是最实在的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