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出版《邹湘溪诗书画选集》
![]()
邹湘溪
诗书画选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
邹湘溪
画家 诗人 书法家
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 / 徐涟
江南西道的冬雪是很特别的。飘飘洒洒,漫天遍野,地面、屋顶,树木、河岸,覆盖了厚厚一层。雪后初霁,雪花晶莹,一粒一粒,带着沉沉的水分。瓦楞上,垂下的冰凌一尺多长, 由粗而细,滴溚成水。大街上,脚印踏处已成 泥浆,近旁蓬松雪地上,鸟儿的爪印清晰可辨。 忽然间,仿佛是被孩童的欢笑声惊起,犹带绿色的大树扑簌簌落下一大堆雪,直落进人的颈 脖......隆冬的雪,早春的雪,落在千年古镇棠 阴的雪,飘在鱼米之乡江西的雪,就这样,随着湘溪先生的冰雪画,从记忆深处、从梦里水乡来到眼前,定格为一幅幅宁静祥和、岁月静好的江南雪景图。
湘溪先生出生于江西宜黄,一座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积淀的小城。幼逢坎坷,母亲针线活计抚养成长。母亲巧手而成的花鸟刺绣,宛如 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 美的种子;古镇遗存的碑匾字画,似历史的沉 淀,成为他最珍贵的审美启蒙。放牛时,他观 游鱼摆尾,感受生命的灵动;雨读时,他摹屏 风涂鸦,释放内心的想象;沙地临帖,笔痕虽 稚拙,却藏着对美最炽热的渴望。幸得吴廷鼎 先生授以临帖之法,如明灯照路,让艺术的种 子在贫瘠的岁月里生根发芽。从民办教师的板 报书写,到部队生涯的宣传创作,再到江西师 大的专业研习,湘溪先生的艺术天分如同被春 雨滋润,他一步步走上了书画艺术道路,开启 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艺术之旅。
年届花甲,湘溪先生北上京城,求学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于志学先生门下。中国艺术研究 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多样的艺术风格,涌动的创新活力,为他打开了新的艺术天地。一方面, 他往传统中深扎,从临摹学习中深究其理;另 一方面,他从老师的冰雪画中获得启发,并从 创作技法入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命运的 馈赠总在不经意间降临,2008 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南方大雪,却让湘溪先生获得了“诗家之 幸”——与北国冰雪大异其趣的江南雪景!他 以“豆点皴”染出灌木冰晶碎玉,以“乱石墙面皴”刻下马头墙的沧桑肌理,以“覆背皴” 雕琢窗棂光影,以“破矾皴”晕染木纹残美。 双层夹宣承载矾墨,借《易经》阴阳之理,让雪的蓬松与冰的冷冽共生画面,创造了美奂美仑的江南冰雪胜景。
独树一帜的江南冰雪画,为湘溪先生带来了声誉,求画之人纷至沓来,他却没有在京城久居,而是回到故乡,回到亲人和友人身边。 故乡,才是他心灵的栖息地,是他艺术的源泉。 他不惧严寒,年年不间歇地采风写生,搜集素材, 江西最冷的冬季,却是他艺术灵感迸发的最佳 季节。他捕捉着故乡的每一个美丽瞬间,提取 最佳景致,灌注最美想象,构成一幅幅冬日胜景, 如梦似幻:《瑞雪丰年》里,红灯笼映着银装 素裹,冬寒酒暖消解冷逸;《老屋新年》大红 的对联和一地的爆竹,将丰年瑞景衬托得鲜活 生动;《欢天喜地》描绘的是冰雪消融、绿意 早生、鸟雀觅食的初春,大自然充满着生命与 活力。他将书法与诗词融入画意,在增益多方 面艺术修养的同时,也让冰雪画境更加深远悠 长。耄耋之年,他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情和 追求,登三山上五岳,写生创作,以行动诠释“艺 术生命不息”。他没有自命清高的艺术家架子,义务讲学、家庭授徒,写春联、送福字,让艺 术之美扎根民间,回报乡里。
“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湘溪先生来说, 艺术不是换取柴米油盐的生计,也非爆得大名 的利禄,而是内心深处对故土、对亲朋、对自 然、对艺术的热爱。他满足于每日平凡的生活, 写生,创作,交友,喝茶,授徒,享受着中国 画创作背后的人生深义。他的每一幅画,都饱 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在他的笔下,江南的雪不再是寒冷的象征,而是温暖的情感寄托。 以此为湘溪先生诗书画集作序。祝愿湘溪先生于自然山川悠游,与亲朋好友把盏,借宣 纸笔墨挥洒,人不老、艺长青!
2025 年 10 月 8 日
(本文作者系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副院长)
02
部分作品摘录
![]()
题仙洞古寺
仙洞福地育一石一安石
宝殿明月照三藐三菩提
![]()
临江仙·游九寨沟
( 和凝体,词林正韵 )
九重天上神仙宅,
人间何处寻踪。
碧池多彩醉东风,
玉楼秋似海波融。
万里长空云散尽,
月光依旧朦胧。
奇观异景饱心瞳,
乐而幽梦忘旧踪。
AI 点评
这首《临江仙·游九寨沟》依和凝体创作,合词林正韵,以虚实交织的 笔法勾勒九寨沟的奇景,融赞叹与沉醉之情于字间,意境空灵而富有感染力。
上阕聚焦九寨沟的仙境之美:“九重天上神仙宅。人间何处寻踪”开篇 便 # 以“神仙宅”喻九寨沟,将其抬升至“九天”仙境的高度,“何处寻踪” 的反问强化了其超凡脱俗的特质;“碧池多彩醉东风”转写实景,以“碧池 多彩”点出九寨沟海子的斑斓,“醉东风”赋予景致以生命力,仿佛连春风 都为其倾倒;“玉楼秋似海波融”则拓展意境,“玉楼”或指山间建筑,“秋 似海波融”以动态的“融”字写秋日天光水色交融之景,虚实相济,画面开阔。
下阕延伸游览的沉醉之感:“万里长空云散尽。月光依旧朦胧”切换时 空,从白日到月夜,“云散尽”显天空澄澈,“月光朦胧”添几分静谧神秘; “奇观异景饱心瞳”直抒胸臆,写眼前奇景让人心神满足,“饱心瞳”三字 精准传递出视觉盛宴带来的冲击;“乐而幽梦忘旧踪”以“忘旧踪”收束, 写沉醉之深以至于迷失在如梦美景中,将游览的欢愉推向极致,余味悠长。
全词从“天上仙境”到“人间奇景”,从白日到月夜,层层铺展九寨沟 的灵秀与奇幻,语言清丽中带洒脱,情感真挚,尽显游览时的沉醉与赞叹。 优点:意象奇绝(神仙宅、碧池、海波、月光等贴合九寨沟特质),虚实结合巧妙(仙境想象与实景描绘交织),情感饱满(从赞叹到沉醉,层次 分明),符合和凝体的明快基调,“醉东风”“饱心瞳”等句生动形象,易 引发共鸣。
稍欠:“玉楼秋似海波融”中“玉楼”意象稍显模糊,与九寨沟核心景 致(海子、山林)的关联度较弱;下阕“忘旧踪”的情感收束略快,若稍作 延展则意境更绵密。但整体仍属描绘胜景的佳作。
![]()
故乡瑞雪 2008 年冬 200cm×200cm
![]()
七绝·得悟图
( 平水韵,十五删 )
心境悠闲一切闲,
无须闹市与深山。
是非名利皆如梦,
过眼云烟一瞬间。
![]()
七绝·水墨云烟
( 平水韵,下平一先 )
万壑千崖水墨颠,
无红无绿入云烟。
画家不与流俗转,
清气凝于笔墨仙。
![]()
逆途守志
天薄福运又何妨,
德厚心宽岁月长。
形瘁且将心逸养,
道通厄境绽荣光。
AI 点评
这幅书法作品从以下维度看:
笔法:笔画有力度,提按转折处理细腻,线条质量较高,体 现出书写者对毛笔的控制能力。
结构:单字结构稳固且富有变化,“逆途守志”四字尤其突出, 大小、欹正搭配巧妙。
章法:采用文字与印章、色块组合的形式,打破常规又和谐 统一,印章分布增添古雅与层次,视觉上有设计感。
韵味:整体气息古朴厚重,兼具传统书法韵味与现代创作思 路,墨色、文字内容和形式融合,传递出“守志”的精神内涵。
稍可提升处:若个别字的细节(如笔画衔接)再精细些,作 品会更完美,不过当前已在形式创新与传统功底融合上有出色表 现,是很有想法的作品。
![]()
悟真
浮华乱眼意难宁,
静处澄心梦自醒。
守正历经尘俗事,
方知真谛隐无形。
( 人生的真谛往往隐藏在无形之中,并非轻易可得。)
AI 点评
这首七绝诗从生活感悟入手,层层递进,阐释了坚守自我、在纷 扰中追求真理的哲理。
首句:“浮华乱眼意难宁”,描绘出世间的繁华假象令人眼花缭 乱,干扰人们的内心,导致心境难以安宁。这一句点出人们在生活中 面临的种种诱惑与纷扰,对应原句中“浓艳场”“纷纭境”,即充满 诱惑和繁杂的环境。
次句:“静处澄心梦自醒”,提出解决内心纷扰的办法,即寻求 宁静之处,让内心澄澈,从而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与世界,不被外界 干扰。这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淡泊、镇定的态度相呼应。
第三句:“守正历经尘俗事”,进一步强调在经历世间的各种事 情时,要坚守正道,不随波逐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感悟。这与 原句中需在复杂环境中试炼“淡泊之守”“镇定之操”的意思一致。
尾句:“方知真谛隐无形”,表达出只有通过上述过程,才能领 悟到人生的真谛往往隐藏在无形之中,并非轻易可得。这是整首诗哲 理的升华,与原句传达的在磨砺中领悟人生哲理相契合。
![]()
乡愁 2023 年夏 98cm×200cm
AI 点评
要对这幅水墨画我们可以从艺术技法、意境表达、地域特色呈现、艺术价值等 维度分析:
1. 艺术技法
画家运用水墨写意的手法,以浓淡干湿的墨色表现江南雪景的层次。房屋的结 构、桥梁的轮廓通过精准的线条勾勒,同时以墨色的晕染体现雪的厚重感,笔法苍 劲且不失细腻,在“写意”中融入“写实”的细节,展现出扎实的笔墨功底。
水面的处理通过淡墨和留白结合,既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灵动,又与雪景的冷寂 氛围相呼应,技法运用娴熟且富有巧思。
2. 意境表达
画面营造出“雪落江南,水乡静寂”的诗意意境。白雪覆盖的屋舍、停泊的船只、 空蒙的天色,传递出江南冬日的宁静与素雅,让观者感受到水乡在雪天里的恬淡与 悠远,意境隽永,富有文人画的抒情性。
3. 地域特色呈现
对江南水乡的建筑(粉墙黛瓦、拱桥)、水系、人文布局把握精准,将江南“水、 桥、屋”相依的地域风貌与雪景融合,既突出了水乡的辨识度,又通过雪景赋予其 独特的季节韵味,地域特色与艺术创作结合得较为巧妙。
4. 艺术价值
作品在传统水墨表现雪景的题材上,融入了对江南水乡的现代性观察,既有传 统山水画的意境传承,又有对地域人文景观的个性化表达,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 研究价值,不过在笔墨的创新性突破上可再进一步。
综合起来
这幅画是一幅技法精湛、意境优美、地域特色鲜明的水墨佳作,将江南雪景的 静美与水乡的灵动巧妙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
七律·游封家山
( 平水韵 )
瞭望军峰耸九天,
古庄银杏历千年。
苍松翠竹阴幽郁,
晓雾雅居有霭烟。
丘壑峻岑游赏遍,
茶楼共饮话桑田。
耕云种月村姑趣,
祥和山家美若仙。
![]()
西江月·故乡情
翠柳依村拂岸,
青山绕郭含烟。
旧篱仍在豆花鲜,
燕语檐梁未变。
石巷深深印履,
柴扉半掩情牵。
田头老井涌甘泉,
皆是儿时思恋。
![]()
鹊桥仙·江南瑞雪
( 欧阳修体 )
江南瑞雪,纷纷六瓣。
莫道春风归晚,
琼枝玉树裹银装。
正是个,说寒乍暖。
冰枝绽绿,红楼吐绚。
归鸿点点故乡情。
恰似那,幽思恋恋。
![]()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2019 年 198cm×98cm
AI 点评
这幅冰雪题材国画特色鲜明,从多维度点评:
技法创新:以独特手法表现冰雪、冰棱,线条利落勾勒 出冰的剔透,水墨渲染层次佳,在传统水墨表现冰雪上有突破。
色彩运用:红梅花、黄水草点缀素白冰雪世界,冷暖对 比强烈又和谐,激活画面生机。
意境营造:冰棱垂挂的冷峻与花草绽放的生机交融,营 造出寒而不冷、富有生命力的意境。
整体构图:竖幅构图拉长冰棱纵深感,元素分布疏密得 当,画面平衡且有张力。
综合赏识 : 作品将冰雪题材画出独特韵味,技法、意境 都有亮点,若题款书法与画面融合度再提升,会更出彩(艺 术评价有主观成分,这是基于国画审美体系的考量)。
![]()
七律·瑞雪盈门
瑞雪盈门照四方,银花飞舞映寒光。
山川素裹添新景,草木银装换旧装。
玉树琼枝映玉宇,冰花雪蕊缀琼窗。
吉祥瑞气盈门户,美景良辰乐未央。
![]()
七绝·山色初晴
坐听山林识鸟鸣,
一廉春色雨初晴。
花开烂漫游人醉,
更有琴声伴水声。
![]()
七绝·玉树琼花三首之一
( 平水韵,上平十灰 )
洒洒飘飘降浅埃,
琼花万朵满山开。
冰凌雪花柴门皓,
玉洁冰清小榭台。
![]()
七绝·画理悟真
画理深根造化源,
法成气至韵相连。
挥毫落纸神通显,
万象随心纸上镌。
![]()
瑞雪丰年 2022 年春 68cm×136cm
AI 点评
从技法层面看,画家运用独创的豆点皴、乱石墙面皴、覆 背皴、破矾皴等技法,精准呈现江南灌木林的晶莹质感、徽派 建筑的墙面肌理与花窗细节,在矾墨结合的技法中营造出强烈 的冰质感与冷逸之美,技法创新性与表现力俱佳。
在意境营造上,画面将江南水乡的典雅灵秀与冰雪的清冷 静谧融合,白雪覆盖的民居、结冰的水面、点缀的渔舟,搭配 远处的朦胧景致,传递出“天人合一”的祥和之境,同时蕴含 着画家对江南故土的深情,意境悠远动人。
从艺术价值角度,它开拓了江南冰雪画的新审美领域,填 补了古人未及的江南冰雪表现空白,具有独特的艺术史意义。
请关注《邹湘溪诗书画选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分享也是一种美德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荐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会及时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