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于世,总难免有遗憾。正因这些不圆满,才酿成了生命丰沛的滋味。
诗人们笔下的遗憾,向来感人至深:
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错过恋人的怅惘;
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是爱人早逝的悲戚;
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功名不成的慨叹;
白居易“平生故人,去我万里”,是友人难见的牵挂。
这些载入诗册的遗憾,带着浓墨重彩的痛感,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小失落”,却甚少被言说。
是赶早班公交时差半步的错过,是翻遍口袋找不到的旧钥匙,是想分享喜悦时无人应答的沉默。
这些细碎的遗憾,轻得像一阵风,却总在某个瞬间挠得人心头发痒。
北宋诗人陈师道,就把这样的寻常遗憾写进了一首颇有理趣的绝句。没有生离死别的沉重,只用四句浅白文字,便戳中了每个普通人的日常。
![]()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陈师道〔宋代〕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这首诗的大意是:
读到称心满意的书很容易就读完了,想与意气相投的朋友见面却久盼不来。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与意愿相乖,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他一生官卑位低,穷困潦倒,“闭门觅句陈无己”,是一位苦吟诗人。
他是江西诗派地位仅次于黄庭坚的重要诗人,主张“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
这首七绝抒写了一个人生普遍的真理:好事易尽,失意难挨,因而充满了理趣。
![]()
开篇两句未写宏大悲喜,只撷取两个日常片段,便将人生小遗憾写得入木三分。
读书至酣畅处,偏逢书页已尽,那种意犹未尽的空落;盼着知己友人相聚,左等右盼却杳无音信,满心期待渐次冷却。
这不是生离死别的沉重,而是你我都懂的细碎失落:刚沉醉于一部好剧就到了结局,约好的相聚被意外打断,那些突如其来的“戛然而止”,恰是生活最寻常的滋味。
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从具体场景升华为人生慨叹,堪称全诗“诗眼”。
前句以“每如此”收束,点出“事与愿违”本是人生常态,消解了前两句的怅惘;后句以反问落笔,将“好怀难开”的遗憾,转化为对珍贵时刻的警醒。
陈师道一生仕途困顿、生活清苦,这份通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历经沧桑后的释然——正因“书易尽”“客不来”的常态,才让“快意读”“故人来”的瞬间愈发珍贵。
这不是消极妥协,而是与生活和解的智慧:接纳遗憾的底色,方能看清美好原本的光彩。
此诗没有华丽辞藻,只用“书”“客”等寻常意象,却精准击中人心;不渲染大悲大痛,却以“几回开”的反问引人深思。从个人小憾到人生常态,从怅惘到释然,二十八字间情感流转自然,余味悠长。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