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1月以来,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瑶山鳄蜥进入了冬眠准备期,活动量减少,逐渐停止进食。
连日来,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鳄蜥人工繁育基地里,越冬保障工作全面启动,从居住环境优化,到食物储备供给,一套科学细致的管护方案正有序落地,为这群“生态活化石”撑起暖冬保护伞。
![]()
鳄蜥繁育基地的管护员正忙着对室外养殖池的越冬“居室”进行加固升级。“目前繁育基地内120条鳄蜥中,有50条为2025年新生个体,自2024年8月迁入新建标准养殖池后,鳄蜥活动空间改善,种群整体生长状态良好。”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鳄蜥人工繁育基地管护员黄建军说。
![]()
管护员正在察看和记录温湿度等环境数据
去年冬季,基地曾选取鳄蜥开展室外冬眠试验,通过“红砖加筑洞穴+防雨膜包裹防风+瓷砖封顶防漏”的组合措施,所有试验鳄蜥均顺利越冬,并成功产崽,这为今年的大规模管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黄建军说:“今年我们延续这套越冬方案,并根据鳄蜥个体差异细化管理,选取部分鳄蜥进行室外越冬试验,其余抗寒能力弱的鳄蜥将转移至室内,按传统方式管护。”
鳄蜥冬眠期间,管护员将每天进行温度监测,发现温度过低时,立即将室外鳄蜥转移至室内冬眠;同时,每周定期巡查养殖池,观察鳄蜥姿态与外观变化;保持池内细流活水,做好水体与环境管理,定期清理枯枝落叶,维持水体清洁。此次越冬准备工作将在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下一步,保护区将持续完善保护模式,推动鳄蜥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工作,为这一濒危物种的种群复壮注入持久动力。(报道员 吴雪美)
来源: 央视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