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日本极右翼议员吉田康一郎公然挑衅。
在社交平台转发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的历史论述后,他抛出荒诞言论:“签署日本投降书的是中华民国,不是你们”,妄图否定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这已经不是孤例,首相高市早苗此前更是将“台湾有事”绑定日本“存亡危机事态”,一系列台海挑衅刷新中日建交以来的底线。
面对日本步步紧逼的冒险,中国究竟藏着哪些令其痛彻心扉的王牌?这些杀招如何精准绞杀日本经济命脉?观鲸社告诉你,答案藏在千年经典里,这一次,教员的矛盾论与《资治通鉴》的谋略,要让挑衅者付出血的代价。
![]()
01 商鞅困魏
战国时期,秦国想吞魏国,却被庞涓的魏军堵在河西。
硬打伤亡太大,商鞅换了个思路。他派人带着重金贿赂魏国大臣,怂恿魏惠王称王,把韩、赵、楚的怒火引向魏国。
接着秦国全力种粮,却对魏提高粮食售价,同时高价收购魏国丝绸、玉器等奢侈品。
魏国上下疯了,农夫弃耕做手工,士兵偷偷参与贸易,没人愿意种地打仗。
三年后,商鞅联合韩赵楚三国出兵,同时彻底切断对魏粮食出口。此时魏国粮仓空空,奢侈品不能当饭吃,士兵饿到拿不动武器,只能束手就擒。
《资治通鉴》里这个故事,藏着最狠的博弈逻辑:真正的杀招,从不单一在战场正面厮杀,而是掐住对手的命门,让其内部自溃,多管齐下。
02 博弈密码
商鞅能不战而胜,核心是吃透了两大精髓,这也是中国5张王牌的思想根基。
01 教员的抓主要矛盾
教员在《矛盾论》里点透:复杂问题里,总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抓住它,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日本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极右翼的政治野心,跟经济深度依赖中国的尖锐对立。数据摆着:日本汽车产业对华依赖度42%,半导体材料23%出口中国,稀土等战略资源90%来自中国。
经济上靠中国吃饭,政治上跟中国作对,这种自相矛盾,就是中方的破局关键。
02 资治通鉴势胜优先
司马光写了无数战争,最终总结:善用兵者,先让自己不可战胜,再等对手露出破绽。
最高明的博弈不是硬拼,是造“势”。通过精准打击软肋、整合资源、争取支持,让对手陷入“想打打不了,想退退不得”的绝境。
这不是软弱,是比硬刚更狠的谋略。
03 挑衅必反噬
日本极右翼的台海挑衅,看似嚣张,实则在给自己挖坑。
2025年以来,他们连续出三招:3月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台湾纳入“重要影响区域”;8月对23种半导体设备实施出口管制;11月政客公然窜台挑衅。
但每一招都在反噬自己。半导体管制实施后,东京电子对华营收暴跌40%,信越化学被迫裁员2000人;
吉田康一郎挑衅言论一出,丰田、本田股价单日下跌超3%;日产更惨,2025财年上半年净亏损2219亿日元,只能卖横滨总部大楼断臂求生。
这种“挑衅即亏损”的怪圈,就是主要矛盾在起作用。就像职场里有人抢功,却没发现自己的核心工作全靠同事支持,最后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04 5张王牌:招招致命
面对日本的危险试探,中国早已备好5张王牌,每一张都精准锁死其软肋,一旦祭出,必让其痛到骨髓。
01 汽车链:斩经济命根
汽车产业占日本GDP的8.5%,中国是它最大的市场和供应链核心。这张牌,就打它的“高依赖+高掌控”。
没什么复杂操作,就是启动合规审查,重点查丰田、本田在华基地的技术合规性。再把15家搞“去中国化”供应链的日企,纳入重点监管清单。
要知道,日本新能源汽车70%的动力电池,依赖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一旦切断,产能72小时内就瘫痪。
2024年日本汽车对华出口1800亿美元,占总出口的45%。合规审查刚出预案,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就急着致函政府“停止挑衅”。
职场里遇到抢功的,不用吵。聚焦他核心工作依赖的资源,合规化管理建壁垒,让他抢功不成反翻车。
02 稀土牌:掐高端咽喉
稀土是高端制造的“工业维生素”,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精密仪器都离不了。而中国占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60%的储量。
这是日本短期内无法替代的软肋。现在的玩法是动态调整出口配额,对高纯度稀土材料加征关税。
同时推进国产替代,稀土永磁材料自给率已冲到95%。日本精密机床、汽车电机对中国稀土依赖度92%,一旦受限,仅汽车电机产业就损失超500亿美元。
这不是封锁,是教员说的“抓主要矛盾”。掌握核心资源,就掌握博弈主动权。
创业公司也一样,聚焦行业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深度绑定或自主研发,让对手只能被动跟随。
03 半导体反制:破霸权梦
日本想靠半导体设备管制卡中国脖子,却忘了自己的半导体材料,对华出口占比23%。这张牌,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一方面对信越化学、SUMCO启动反垄断调查,查它们的价格垄断。另一方面加大对国内企业扶持,光刻胶、大硅片等关键材料国产替代率,已从20%提升至35%。
2025年上半年,日本半导体设备对华进口同比下降2.9%,相关企业营收下滑18%。你卡我设备,我断你材料,这种制衡格局,让日本的技术霸权幻想彻底破灭。
个人遭遇职场技术封锁,不用慌。找对手技术的薄弱环节,自主学习+外部合作突破,最终形成制衡。
04 区域合纵:孤立围堵
学商鞅“联合诸侯困魏”的智慧,这张牌的核心是建自己的“朋友圈”,让日本的“连横”失效。
加速RCEP深度合作,扩大与东盟、韩国的贸易规模。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用优惠政策吸引日本中小企业。
日本经济58%依赖对华、东盟贸易,中方扩大区域合作,让日本企业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放弃挑衅参与合作,要么被排除在亚洲增长红利之外。
2025年1-10月,中国与东盟贸易同比增长9.2%,中日贸易却下降12.5%,替代效应越来越明显。
团队面对外部打压,主动联合其他团队建协同网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对手的孤立策略失效。
05 法理舆论:占道义高地
日本极右翼的挑衅,本质是无视历史和法理。这张牌,就是用事实和法律,揭露其野心,争取国际支持。
在联合国公布侵华原始档案,引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支持日本国内反战团体,批判极右翼的危险行为。
现在56%的日本民众反对介入台海,认为该专注经济复苏。国际上,俄罗斯、韩国明确反对日本挑衅,冲绳原住民的“主权公投”,已获得127个NGO支持。
这种法理和舆论压制,让日本在国际上彻底孤立。职场遇到恶意抹黑,不用情绪化争吵。
梳理事实依据和规则条款,公开场合理性发声,占据道义高地,让对手的抹黑不攻自破。
![]()
05 3个博弈实操模型
无论是国家博弈,还是职场、企业竞争,这3个从经典智慧里提炼的模型,都能帮你精准破局。
01 软肋定位矩阵
画个二维矩阵,横轴是“对方对我方依赖度”,纵轴是“我方对对方影响力”。优先攻击“高依赖+高影响”的靶点,比如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企业面对对手,先分析其核心业务对上游的依赖度,以及自己对供应商的影响力,深度绑定供应商就能牵制对手。
02 势能构建法
先找自己的核心优势,再对应对手的软肋,最后通过政策调整、资源整合造势。
职场人想晋升,先明确自己的核心优势,比如项目管理能力,再找到公司的核心痛点,比如项目延期。主导关键项目解决痛点,构建“不可替代”的势能。
03 合纵连横策
梳理利益相关方,区分盟友、潜在盟友和对手。用利益共享联合盟友,孤立对手,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
创业公司面对巨头挤压,联合上下游小企业共建供应链,共享渠道和技术,形成协同网络,提升整体竞争力。
最后想说的
挑衅中国,就得付亡国级代价——教员的矛盾论,早算死了日本软肋;千年谋略从不说谎,最高级的胜利,是让对手连出手的勇气都没有。
从商鞅的“耕战困敌”到教员的矛盾分析法,经典智慧穿越千年,核心是抓住了人性与竞争的本质。中国的5张王牌,不是为了挑起冲突,而是为了捍卫主权和利益,让挑衅者付出该有的代价。
这正是深度思考的价值,也是观鲸社一直给你提供的“认知武器”。那么问题来了:你所在的领域里,哪些“软肋靶点”值得紧盯?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博弈优势?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考,我们一起用经典智慧破解现实难题!关注观鲸社,带你把千年谋略变成可实操的竞争策略,在复杂博弈中始终占据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