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晨,当初升的阳光刚刚洒满康巴什区第三中学的操场,这里已然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所学校里,体育锻炼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从建校初期起,“人人都是运动员”的理念便深深扎根于校园文化中。
自创办之初康巴什区第三中学在夯实足球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展体育教育的边界。2022年,学校推动体育教师团队开发特色课程,构建起更加丰富的体育版图。
如何让体育锻炼从一项任务变成一种内在的需求?康巴什区第三中学的答案是:创造选择,营造氛围。
![]()
“好球!注意挥棒姿势!”在软式棒垒球课上,体育老师陈晓宇正指导着学生们。随着一记漂亮的击球,垒球划过上空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刚开始我觉得这项运动很陌生,而现在它成了我的最爱。”初一学生郭嘉文高兴地说。
学校打破班级界限,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趣味田径等十余个运动项目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走练”,找到真正热爱的运动。一千平米的体育馆每天变换着身份:清晨是羽毛球场地,中午变身跳高馆,下午又成为网球场。这座多功能体育馆如同一个体育魔方,承载着学生们多样的运动梦想。
![]()
如今,每个班级每天都会上一节体育课。课程设置中,除固定的足球、跳绳和两节体能课外,还有一节备受学生期待的特色体育课。在这里,匹克球、橄榄球、曲棍球、赛艇等新兴项目走进课堂,飞盘、滚铁环等体育游戏重焕生机。
“我以前最怕体育运动,觉得又累又无聊。但现在我加入了羽毛球队,为了打好球,我主动去练体能,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63班郝书立兴奋地展示着她新学的扣球技巧。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正是“以体育人”理念最生动地体现。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运动。”校长马婷说。
“周周有比赛”是这所学校的校园常态。课间十分钟被巧妙利用,这边,一群学生正在进行飞盘对抗赛;那边,两个班级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加油声、呼喊声响彻整个校园。这些看似简单的课间比赛,已成为学生们最期待的校园活动。
![]()
每年的运动会更是一场全民狂欢——学校创新性地将各学科竞赛融入运动会,让体力与脑力双轨并行:擅长数学的同学组成一队,先进行50米的冲刺,然后在小黑板上算出题目,得到结果后再跑向终点。独特的融合实践,打破了传统运动的边界,让每个学生既能以脚步丈量赛道,也能用智慧点亮舞台。
目前,学校已开设15项体育课程。校长马婷表示,未来还将开发更多特色课程:“我们不仅要改变学生的体质,更要通过体育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专注力。”
这一理念已初见成效。学校特别设立的“减肥营”——“胖胖营”和“软软营”,针对不同体质学生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帮助他们在运动中找回自信。
![]()
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远不是“玩玩而已”,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绩:足球队从2019年“体彩杯”俱乐部联赛U13组别冠军,到夺得2025年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内蒙古赛区)第一名,田径队包揽了2025年康巴什区田径锦标赛团体第一名,棒垒球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比赛冠军……多年来,这里已走出了43名国家一、二级运动员。
![]()
![]()
在这里,体育不再只是课程表上的一门学科,一个能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懂得尊重规则、敢于面对挑战的学生,同样值得骄傲。
(文:武娜 图:康巴什区第三中学)
编辑 : 刘丽芹
校 对:李仙渝
审核:李臻昊 王 芳
终审:纪杰峰
声明:康巴什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康巴什发布》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