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行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这个行业却进入了一个比较微妙的境地。
一方面,运营商在不断引入新的通信技术标准,扩建网络设施,提升网络性能和容量。另一方面,因为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导致价格竞争加剧,投资并不能和流量增长形成正比。这对运营商的信心和热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和行业当前所采用的经营模式有密切的关系。
数十年来,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移动宽带(MBB)服务——通过建立网络,提供信号覆盖,“尽力”满足区域内的用户连接需求。通过同质化的流量订购,对用户进行收费。
这种粗犷经营模式,无法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用户是没有需求吗?当然不是。移动通信时代发展到现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简单来说,以前的需求是“吃上饭”。现在,开始从“吃上饭”转向“吃好饭”。
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新型移动消费应用的出现,尤其是AI浪潮的崛起,都要求网络从“躺平”走向“积极”,从“尽力而为”走向“品质承诺”。
举例来说,消费场景的云游戏、VR/AR交互、智能眼镜,还有行业场景的数字孪生、车联网、远程医疗,都需要移动通信网络具备确定性的服务质量(QoS)、高吞吐量和低时延等。运营商提供的连接服务,如果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就不能获得用户的认可。
站在应用开发者的角度,如果网络不能支持优质体验App的运行,他们就没有动力去开发这样的App。同时,应用开发者无法预测用户在不同场所将获得的连接质量,通常只能根据假设的最坏情况下的吞吐量和时延来设计App,这也导致了用户无法获得更好的体验。
换言之,并不是用户没有需求,而是运营商同质化的网络服务能力,抑制了他们的需求。没有创造对应的消费场景,去充分释放需求。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呢?如何才能打破移动通信网络的价值提升瓶颈,让陷于滞涨的运营商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获得新的增长?
答案就是——从同质化转向差异化,为用户提供差异化连接能力。
▉到底什么是差异化连接?
今年以来,“差异化连接”这个概念已经频繁出现在行业会议和媒体报道中。不仅设备商对差异化连接展开了热烈讨论,运营商也纷纷将其纳入战略规划考量范畴。
爱立信是业界最早提出差异化连接的企业。他们认为,差异化连接的核心要义,是摒弃以往那种“尽力而为”、“一刀切”的服务模式,转为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不同应用场景的独特要求,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网络连接服务。
爱立信在此前发布的《差异化连接-释放5G的全部潜力》白皮书中指出:“网络流量由多种具有独特特征和需求的数据流组成。通过提供不同级别的网络性能和确定性的性能特征,如时延和吞吐量等,运营商可以将网络流量作为具有可靠性能的专用连接服务提供,以满足每种应用甚至每个应用数据流的多样化需求。”
换言之,通过差异化连接模式,用户可以为自身的使用体验付费,甚至为服务的可预测性付费。网络的价值不再局限于流量,更体现在为用户带来的可预测的未来掌控感与体验上。
这个理念确实非常具有创新性和颠覆性。它将移动通信网络运营模式从“流量经营”转变为“体验经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深入了解一下差异化连接到底能带来什么。
例如,当你是一个游戏玩家,正在繁忙的机场候机,想和朋友来一场激烈的云竞技。再例如,你是一位主播,正在知名景区进行直播,想要和粉丝进行精彩演出的分享。又或者,你是工厂的主管,想要获得更好的网络保证,让自己的机器人员工能够更稳定地工作。……
对于这些需求场景,运营商可以基于具备差异化连接能力的网络,识别出应用的需求,然后分配专属的网络资源,提供更高速稳定、优先保障的网络服务,确保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网络从传统的QoS(服务质量)保障演变为QoE(体验质量)保障。用户获得了更好的体验,需求得到了满足,不仅提升了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为运营商开辟了新的价值增长空间,进而促进ARPU值的增长。
▉差异化连接,该如何落地?
差异化连接所描绘的网络价值提升愿景是非常美好的。除了终端消费者和垂直行业用户之外,包括应用服务提供商(ASP)、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以及应用开发者等在内的整个行业,都将因此而受益。
然而,想要真正实现差异化连接的全面落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行业参与者需要达成共识、形成协作,共同投入精力和资金,才能推动这一变革的发生。
这其中,最关键的参与角色,当然是运营商。
《差异化连接-释放5G的全部潜力》白皮书中,给出了创建差异化连接服务的七步指南,这对于运营商来说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
创建差异化连接服务的七步指南(来源:爱立信官微)
概括来说,在部署前期,运营商需要定义服务目标(如覆盖范围、吞吐量、时延),制定营销计划和商业案例。然后,进行必要的网络设计,对网络进行升级,夯实底座。
白皮书还指出,运营商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既取决于运营商部署的基础设施(如频谱、站点和硬件),也取决于网络中实施的软件功能、网络配置、用户密度及流量负载。
差异化连接涵盖整个技术体系,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应用行为,以及无线调度算法、软件定义网络(SDN)、不同5G核心网能力(包括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和API开放)、运营支持系统(OSS)/业务支持系统(BSS)能力(如编排和保障)以及网络切片等技术。这些技术可帮助实现动态、灵活的网络配置和管理,是实现差异化连接的基础。
目前已经全面普及的5G/5G-A网络,显然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技术层面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NSA(非独立组网)的5G/5G-A,并不能完美支持差异化连接。尽快将网络升级至SA,是部署差异化连接的前提条件。
在发布商用服务前,还需要做好引入性能等级的准备。
性能等级在差异化连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基于关键性能指标(KPI,如时延与数据传输速率)来定义双向网络连接的等级标准,确保应用流量在使用特定等级的网络连接时,可以实现预期的性能体验。它能够简化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模式,使其能为不同用户和应用提供优化的连接服务,从而更高效地使用和管理网络资源。
![]()
性能等级的端到端实现
(来源:《释放差异化连接价值》,爱立信)
准备就绪(完成网络部署)后,就可以发布服务并面向目标客户进行推广。开发者也可以同时进行联动,对App进行适配。
一旦网络和应用准备就绪,并且服务正式上线后,签约用户便可以注册使用该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运营商的API请求激活和建立高级连接服务。最后,运营商还要进行保障,确保达到所有连接服务符合服务等级的目标KPI要求。
需要注意,差异化连接在市场推广环节有两种主要的推广模式:直接签约模式,以及间接签约模式(通过API实现的按使用量付费模式)。
![]()
差异化连接的两种推广模式
(来源:《释放差异化连接价值》,爱立信)
其中,通过应用内购买或月度签约服务实现变现的间接模式,是将连接差异化能力整合至应用层的关键途径。在这个模式下,向终端用户交付应用和连接服务的价值链有所改变,不再是运营商与应用服务提供商各自独立向消费者提供部分服务,而是他们共同协作,交付完整的应用体验。
举例来说,间接销售模式下,运营商将根据差异化连接的使用量,向聚合商收费。而聚合商则将多家运营商的连接服务打包成全局API,提供给开发者平台。平台将这些全局API封装成开发者服务,销售给全球各地的应用开发者。这确实是商业模式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总之,从技术方案到商业运营,从生态对接到用户体验,差异化连接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标准化、可规模化、体系化的发展路径。按照这个路径指引,运营商可以快速实现业务部署和商业变现。
▉差异化连接,目前产业进展如何?
事实上,截至目前,爱立信已经和国外多个领先运营商开启了差异化连接的商业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在新加坡,爱立信与当地运营商新加坡电信合作,基于5G SA和网络切片技术,提供差异化连接服务。2022年新加坡大奖赛期间,他们首次尝试利用网络切片技术,为小范围观众群体提供差异化观赛体验,算是一次探索和验证。
不久后,2023年8月的新加坡国庆庆典,他们再次合作增强网络能力,成功实现230%的5G容量提升。借助基于优先级的控制接入技术,不仅让签约用户享受到了无缝5G连接,也让公共安保团队人员的关键通信全程无中断。
再例如,2023年5月,英王查尔斯三世的加冕典礼上,英国独立电视新闻公司(ITN)与沃达丰携手,依托爱立信的5G RAN和核心网技术,首次在公共5G SA上运用网络切片技术完成加冕礼直播,开创了英国移动直播史先河。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长远看来,差异化连接的落地普及,将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探索验证阶段、规模推广阶段和全面变现阶段。很多运营商,已经走上了拥抱差异化连接的道路。采用循序渐进、规模化的差异化连接服务发布策略,将有利于实现平稳过渡和效益最大化。
从技术标准的角度来看,差异化连接也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
电信行业内的合作对制定技术标准和推广最佳实践至关重要。爱立信正积极推动差异化连接API及性能等级方案的行业应用,致力于弥合网络能力与应用需求之间的鸿沟。爱立信与GSMA、3GPP、CAMARA及Open Gateway等行业标准组织合作,持续推动最佳实践的普及和性能等级标准的统一,有利于加快差异化连接的普及速度。
▉结语
通信行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行业各方都已经认识到了差异化连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携手推动差异化连接的加速落地,已经成为共识。只有整个生态系统共同投入,实践其路线图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加速转型,开启新的增长曲线。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多元、开放、智能的通信网络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个时代里,每一个用户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网络服务,每一次连接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和价值。通信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差异化连接为引领,开启一段崭新的征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