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初冬时节,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上孟乡绿叶村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正细致监控着池中鱼群的动态。自今年9月15日正式运营以来,这里已成功投放数万尾优质鱼苗与成鱼,水面跃动的生机,成为理县系统推进“雪山冷水鱼产业高地”建设的生动缩影。
![]()
立足雪域活水资源优势,理县近年来高位推动冷水鱼产业发展,科学构建“一流域·四片区·四基地·四中心·两平台”的“14442”总体规划体系,致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冷水鱼产业集聚区与渔旅融合示范样板。
统筹布局 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理县将冷水鱼产业列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开展督导调研,组建由县委副书记与分管副县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全面推进产业扩面与园区建设。规划层面,特邀省内权威专家团队编制《理县杂谷脑河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规划(2025-2027)》,实现产业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在要素保障上,坚持“三个优先”原则,已整合各类资金超4000万元,全力支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与科技化建设。
夯实基础 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
以招商引资与项目整合为双引擎,理县快速推进养殖基地建设。目前,薛城镇甲米村40余亩、年产能20万斤的养殖基地,与上孟乡绿叶村36亩、年产能25万斤的示范基地已相继建成投产,两大基地年产优质冷水鱼突破60万斤。茂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产业链上游,鱼苗自给能力稳步提升。绿叶村基地育苗孵化车间预计将于今年11月底启动首批鱼卵孵化;朴头镇庄房村计划引资建设现代化冷水鱼育苗科研繁育中心,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下游环节,配套150立方米冻库与500平方米加工房已建成,甲米村冷链加工设施加速推进。同步推进的还包括烟熏冷水鱼、冷水鱼宝宝面等系列产品研发,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
品牌引领 拓展多维市场空间
为强化市场竞争力,理县积极构建品牌体系。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推动企业融入“净土阿坝”“藏羌理物”区域公用品牌,同步推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理县雪山鱼”LOGO与IP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参展、直播带货、发放消费券等形式扩大知名度,并积极筹备专场推介会。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已与成都农产品供应链协会、大型商超及餐饮机构建立稳定合作。目前已经与山东两家知名渔业企业签订虹鳟鱼苗采购合同,创新实施“山海接力、陆海统筹”战略,推动理县鱼苗入驻黄海深海网箱养殖,为跨区域种苗繁育、品牌共建奠定基础。
利益共享 激发富民增收效能
理县注重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深度融合。通过土地流转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项目运营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有效促进就业。同时,借力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的旅游市场,积极发展渔旅融合,打造冷水鱼特色街区与餐饮体验店,带动群众发展主题餐饮、休闲垂钓等业态,拓宽增收渠道。
![]()
面向未来 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面对智能化设施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品牌影响力待提升等挑战,理县明确下一步将聚焦建圈强链,加快朴头镇庄房村育苗中心、古尔沟镇新桥村等工厂化养殖基地建设,推动产能倍增;积极争取资金提升科技化水平,建设智慧渔场;持续完善冷链物流、品牌营销与渔旅融合体系,积极争创省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据理县农文旅公司负责人介绍,产业已形成从“活水循环、无菌处理、-40℃急冻到-18℃冷链直达”的完整品控闭环,实现从雪山源头到都市餐桌的全链保障。未来将深化精深加工、拓展多元渠道、强化品牌运营,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川理县,这座镶嵌在藏羌走廊上的高原小城,正以一条“雪山鱼”的游动轨迹,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振兴新篇。
(文/图 王建明 徐嘉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