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萝卜快跑跑到了Robotaxi全球榜首。
“百度系”自动驾驶公司的同门之争,也“超出了正常竞争范畴”。
随着科技巨头、汽车制造商、出行平台等玩家的入局和加码,百度的全球榜首地位和百度系的技术实力,也将面临更多元的挑战。
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的竞争将真正启动,只有留在牌桌的玩家,才能共同定义下一代出行的未来。
01萝卜快跑稳居全球Robotaxi订单榜首
11月13日,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透露,截至10月底萝卜快跑周订单量突破25万单,累计订单达到1700万。这一成绩稳居全球Robotaxi订单榜首。
![]()
今年二季度,萝卜快跑覆盖全球16座城市,周订单16.9万单。不到半年时间,覆盖城市增加到了22座,单量增速48%,日订单从2.4万单增长到了3.6万单。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萝卜快跑全球自动驾驶总里程突破2.4亿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1.4亿公里,事故率比人类司机低60% 。
萝卜快跑 第六代RT6车型成本已降至20.46万元, 采用目前主流的"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地图"技术路线,在复杂场景下的安全性是人类司机的14倍。
国内运营中,武汉是萝卜快跑的核心阵地,该区域车队规模约 400 台,已实现 单位经济效益打平,成为首个验证盈利能力的城市;而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的运营区域仍集中在小范围区域,订单量有限。
海外方面, 萝卜快跑 已进驻迪拜、阿布扎比等城市,并计划 2025 年底前联合 Uber 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车辆,在2026年 与Lyft合作在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部署无人车,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显然,萝卜快跑在武汉探索出的技术和运营体系,成为了其加速出海的跳板,也是其全球化布局中最坚实的底气。
02 自动驾驶“百度系”的同门竞争
在国内,百度素有“自动驾驶黄埔军校”之称,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地平线、景驰科技、禾多科技等自动驾驶公司的创始人都来自百度。
随着L4级自动驾驶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落地和部分商业化,这些 "百度系" 创业者如今都成了萝卜快跑的直接竞争对手。
11月6日,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同时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前夕,小马智行的港股路演材料却引发了文远知行、百度的强烈反弹。小马的材料中有两处较为显眼的数据点:一是运营一线城市数量,小马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运营,文远知行被标注为仅在北京1个城市运营,百度萝卜快跑则标注了北京和上海;二是已完成单量,小马是1039k,萝卜是1400k,文远是0。
![]()
10月30日,文远知行CFO李璇公开怒斥小马智行的“不实数据指控”,并表示这一行为“已超出了正常竞争范畴”。
百度投资者关系(IRD)总监林娟也在朋友圈发声:“面对某友商在资本市场罔顾事实的诋毁,我们不屑回应。如今,不实之词愈演愈烈,我方已依法维权。”
![]()
根据招股书,文远知行业务覆盖全球超30座城市,拥有1500余辆自动驾驶车辆,其中700余辆为Robotaxi;小马智行拥有超过720辆Robotaxi,单车日订单量超15单。
随着2025年开始的Robotaxi商业化加速,“百度系”创业者们的同门竞争,显然已经从技术研发层面进入到了市场争夺的深水区。
03 挑战将在2026年变得多元
百度、小马、文远这类自动驾驶公司之外,科技巨头、汽车制造商、出行平台等玩家纷纷入局或加码Robotaxi,并将2026年定义为Robotaxi量产之年。
Uber计划从2026年起在美国部署2万多辆Robotaxi,并联手科技巨头英伟达自2027年起规模化部署约10万辆Robotaxi。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Cybercab量产,冲刺百万量级车队规模。
国内来看,滴滴、哈罗、享道、小鹏、小马等均计划在2026年实现Robotaxi量产。
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落地,Robotaxi的量产,意味着出行行业将从人力驱动转向AI驱动,从流量竞争转向智能体价值竞争。行业预计,2030年 Robotaxi 将迎来规模化运营拐点,部分企业实现盈利。到2035年,市场进入成熟期,Robotaxi将占据共享出行25%的市场份额。
如果说2025年是Robotaxi的商业化元年,那么2026年围绕Robotaxi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的竞争将真正启动。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百度的全球榜首地位和百度系的技术实力,也将面临更多元的挑战。Robotaxi的群雄竞逐中,真正的硬实力,是唯一的通行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