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701年深夜,14 岁女子被一群太监用被子裹送,竟直奔康熙寝宫

0
分享至

1701年的夜晚,一名仅有14岁的女子,被一群太监用被子包裹着扛在肩膀上,匆忙送入了康熙的寝宫。

这名女子叫高在仪。

没人想到,这个汉军正蓝旗少女,会成康熙晚年最常召见的妃嫔,却也留下尴尬事:侍寝几十次、生三个儿子,到康熙驾崩都没得到封号。这种矛盾情况,藏着清宫最冷酷的生存规矩。

高在仪的父亲高廷秀是有名的书画家,却只是礼部铸印局没品级的小官。按清宫规矩,13到17岁的八旗女子要参选,她能通过外八旗选秀入宫,已经很幸运。

“满人的天下,汉女再好也只是摆样子。”负责选秀的嬷嬷私下说。这话高在仪记了一辈子。14岁已是康熙朝选秀的“最大年龄”,比她小的秀女早都进宫了。

第一次侍寝后,高在仪以为自己会变成后宫里不起眼的人。可三天后,敬事房的绿头牌上,“高氏”两个字又被康熙翻到。

“奇怪,这高姑娘居然让皇上上心了?”太监们私下议论。他们见过很多满八旗贵女只被召见一次就被忘,从没见过汉军旗秀女有这样的待遇。

之后几个月,康熙隔几天就召高在仪侍寝,赏的笔墨纸砚堆了半间偏殿。这是专属于书香门第女子的恩宠。



1702年深秋,高在仪生下皇十九子胤禝。她抱着襁褓里哭的婴儿,手指划过孩子细嫩的脸,以为“母凭子贵”的日子要来了。

清宫早有规矩,生了皇子的妃嫔就算出身低,也该提升位分。可等来的只有康熙派来的乳母:“主子身份尊贵,皇子交给专人抚养更合礼制。”

看着乳母抱走孩子的背影,高在仪咬着牙。她连亲儿子的抚养权都没有。两年后胤禝夭折,她没机会见最后一面,只收到内务府送来的一束枯忍冬花。

悲伤还没消,1703年她又生下皇十九女。这个女儿连名字都没取,就在冬天夭折了。接连失去孩子,高在仪病倒在床上。

康熙来看过她三次,每次都带来高廷秀的书法拓本,却绝口不提封位的事。“皇上,臣妾不求高位,只求能看着孩子长大。”她虚弱地磕头。

康熙扶起她:“在仪知书达理,懂我的心意就好。”这话的意思,高在仪多年后才明白。

康熙朝的后宫从来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而是政治棋盘。德妃乌雅氏能从包衣一步步升到高位,靠的是儿子胤禛的潜力;安嫔李氏能成为七嫔里的首位,凭的是祖父李永芳的家世。

可高在仪呢?父亲是没品级的小官,汉军旗的身份本就敏感。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正激烈,给她封位会让满蒙贵族猜疑,这是他不能承受的代价。

即便这样,康熙对高在仪的宠爱还没断。1706年,她生下皇二十子胤祎,这个孩子终于活了下来。

康熙对这个晚年得的儿子特别上心。从1716年起,每年都带11岁的胤祎去塞外巡幸,还特意为他聘娶庄亲王的外孙女鄂勒特氏做妻子。

这种爱屋及乌的恩宠让后宫议论不停,可高在仪还是“没封号的庶妃”,连固定的宫份都没有。贵妃过生辰设宴,她被安排在最后一桌。

有人故意问:“高姑娘既然得到皇上宠爱,怎么还没封号?”她低头笑着回答:“能伺候皇上已经是福气。”

太监们早不觉得这种反差奇怪了。他们见过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了十三阿哥胤祥,生前也只是庶妃;见过更多满八旗女子生了皇子还守着低位。

“皇上的宠爱是真的,规矩也是真的。”老太监私下说。康熙心里清楚,恩宠可以是笔墨纸砚、经常召见,但封号涉及满汉关系的平衡,绝对不能给。

1722年冬天,康熙驾崩的消息传来。高在仪的天一下就塌了。没了庇护,“没封号的野妃”“汉军旗的狐媚子”这样的闲话不断。

她搬进宁寿宫的偏院,身边只剩一个老宫女。以前的赏赐被内务府找理由收回大半,连过冬的炭火都要省着用。她摸着父亲留下的玉佩,眼泪落在衣襟上:“早知道这样,不如当年不进宫。”

就在她以为要在冷宫里过完余生时,皇太后乌雅氏特意召见了她。“我们都是从底层熬过来的,懂那种难。” 乌雅氏声音温和,“皇上会给你名分的。”

当年十二月,雍正下旨尊封 “曾生兄弟、但没受过封号的母亲”。高在仪终于得到 “皇考秀贵人” 的封号,每月能领一百五十两宫份银。这是她入宫二十一年来,第一次有正式身份。

雍正朝的日子很平静。高在仪看着胤祎从少年长成闲散皇子,常叮嘱他:“别争权势,安稳过日子就好。”

可胤祎还是惹了祸。1734 年,他两次装病拒绝去景陵祭陵。雍正下谕旨痛骂他,直接从贝勒贬成辅国公。

消息传到宫里,高在仪急得一整晚没睡,只能托人带话:“皇上的话要听,别再任性了。” 后来胤祎接受乾隆安排,去清西陵守护泰陵,最后得以善终。

1736 年,乾隆继位,把高在仪尊封为 “皇祖襄太嫔”。这时她已年过五十,鬓角有了白发,终于在后宫有了体面位置。

她搬进宁寿宫东宫,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身边的宫女太监也多了。空闲时,她临摹父亲的书法,想起 14 岁那年被抬进畅春园的夜晚,感觉像隔了一辈子。

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襄嫔高在仪平静地闭上了眼睛。这位陪伴康熙晚年、见证三朝变化的女子,最后葬进了景陵妃园寝。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破防了!狗咬人事件追踪:李律师发近20条作品,为申某良无罪辩护

破防了!狗咬人事件追踪:李律师发近20条作品,为申某良无罪辩护

火山诗话
2025-11-17 12:50:06
事关你的驾驶证!本月全面启用!

事关你的驾驶证!本月全面启用!

云上阳新
2025-11-18 15:52:44
太独!出手48次比全队多15次,丢掉铜牌,国家队不需要这样的后卫

太独!出手48次比全队多15次,丢掉铜牌,国家队不需要这样的后卫

南海浪花
2025-11-18 19:51:07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郑丽文提“一国两区”,蓝营民调大涨;民进党没招了,再打抗中牌

郑丽文提“一国两区”,蓝营民调大涨;民进党没招了,再打抗中牌

前沿天地
2025-11-18 14:47:14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17 10:52:41
泪目!女排30岁美女奥运冠军轰11分晋级:最后一舞冲冠又美又能打

泪目!女排30岁美女奥运冠军轰11分晋级:最后一舞冲冠又美又能打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7 19:26:18
果然,中日谈完,中方收抗议通知,外交部:日本必须给中国一交代

果然,中日谈完,中方收抗议通知,外交部:日本必须给中国一交代

潮鹿逐梦
2025-11-18 20:06:18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沧海旅行家
2025-11-18 12:52:41
心痛!宁波一5个月大婴儿因心脏手术离世,眼角还挂着泪痕

心痛!宁波一5个月大婴儿因心脏手术离世,眼角还挂着泪痕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8 10:47:58
15万奖金分给四支女篮队伍引争议:人均不足万元是否合理?

15万奖金分给四支女篮队伍引争议:人均不足万元是否合理?

运动全视界
2025-11-17 18:30:13
逐利执法新花样?苏州一被告人取保4年,借钱退赃9000万后再逮捕

逐利执法新花样?苏州一被告人取保4年,借钱退赃9000万后再逮捕

塔子山评说
2025-11-17 11:51:14
中方不见日本首相,不到24小时,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电磁炮亮相

中方不见日本首相,不到24小时,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电磁炮亮相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8 18:59:27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新京报
2025-11-16 19:20:24
小天才电话手表惊爆“大瓜”:孩子的孤独,正在被偷偷卖钱…

小天才电话手表惊爆“大瓜”:孩子的孤独,正在被偷偷卖钱…

妈咪OK
2025-11-17 15:43:33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释凡电影
2025-11-18 04:12:09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鸠山由纪夫一针见血:让叫声最响的高市当了首相,全日本都有责任

鸠山由纪夫一针见血:让叫声最响的高市当了首相,全日本都有责任

文史旺旺旺
2025-11-17 20:38:04
中方不再相劝,中部空军枪已上膛,美媒:高市已无法阻止中国反击

中方不再相劝,中部空军枪已上膛,美媒:高市已无法阻止中国反击

钦点历史
2025-11-18 18:23:40
2025-11-18 21:12:49
热爱历史的伊美尔
热爱历史的伊美尔
分享历史故事,让你收获智慧。
379文章数 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从敏上岸换成畅上岸孩子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教育要闻

替孩子感谢大家的生日祝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