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下去之前,麻烦先点个关注,方便以后讨论和连线,我后面会留问题等你们回帖。好戏在后头,我先抛个问题:面对姐姐离世,家里的“忙碌日程”和孩子的生活,究竟谁更应该被放在第一位?
事情来龙去脉我说清楚点。据财联社报道,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这件事震动圈内外。后续有媒体披露,两个孩子目前随汪小菲一起生活;还有报道指出,大S下葬时,S家有人没有收到通知,而墓碑上只出现了具俊晔的名字,孩子的名字并未刻上——这些信息都是媒体披露来的,我在这儿不做额外推断,只把已刊载的点放在一起,方便大家看清事件脉络。
![]()
小S的公众表现是接下来舆论的焦点。第60届金钟奖上,她第一次公开亮相,哭得很伤心,还说“姐姐不在的日子很辛苦”(据荆楚网报道)。那一幕很真实,让人心疼。可几个月后,她在公开场合戴着骨灰项链露面,接着去看演唱会、出席活动,衣着精致、笑容频频,还大方送飞吻——这是媒体和观众看到的现实画面。你看着会觉得,她有她的复出节奏;也有人看着觉得,这节奏和孩子的生活似乎拉远了距离。
![]()
此时,马筱梅的一席话被放大。在直播中,马筱梅提到两个孩子“很有礼貌,也懂得尊重人”,并说是“亲妈教的”。她还透露,大S生前曾委托过她一些事情(直播原话有限,我这儿只引用她公开说的部分),外界由此解读她在孩子日常照顾上确有参与。有意思的是,这番表态立刻被拿来和S家对比:一边是公开活动频繁、状态看起来恢复很快的亲属,一边是站出来夸孩子、被称为替代照顾者的马筱梅。对比感立刻就来了,观感很强烈。
![]()
我看这个事儿,不太能只用“黑白”去判定谁对谁错。娱乐圈的节奏本就复杂:出席活动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谋生手段之一;家事尤其是丧事,更是私人情绪和责任的交织。可放到孩子面前,公众的直觉会更敏感——孩子有没有被妥善安排、谁在陪伴、谁在承担日常,这些比舞台上的一个拥抱更直观、更戳人心。当公众觉得某些人有“时间上得了厅堂,下不了厨房”的反差时,质疑声自然会放大。
![]()
网上的声音两极分化很快。部分网友说,小S的公开哀痛是真实的,舞台上需要的是坚强,也是对姐姐的一种纪念;也有网友直言,既然都能忙里抽空上节目,为什么不能多为孩子腾出时间。还有不少人把同情给了马筱梅,觉得她在用行动承接大S的托付。我要提醒一句:我们看到的只是媒体呈现的一部分,很多细节可能没公开,有些事情还需要等待权威或当事方的更多说明。
![]()
我个人的判断比较简单:娱乐圈的人都有多重身份,公众人物要面对镜头,也有家庭责任。如果孩子的安排真是靠谱的,那大家的担心就可以慢慢平复;如果真有疏忽,那公众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焦点放回孩子身上:他们的安全、成长和情感支持,应该是所有相关大人共同的优先项,不是摆拍的背景或舆论的道具。
我最后抛个问题,等你说:在这样一个事件里,你更看重明星的“公开表现”还是“私下作为”?哪一种表现,才更能让你信服?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别忘了点关注,方便一起跟进后续报道。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