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在银行股过去数年的亮眼表现背后,投资者的核心关切正从“是否持有”转向“如何精选”。面对行业息差收窄、市场波动加剧的外部挑战,差异化竞争力、风险控制能力与长期回报确定性,成为衡量银行股投资价值的关键标尺。兴业银行最新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以稳健的业绩表现、鲜明的特色布局和持续改善的资产质量,为市场提供了一份颇具说服力的答卷,其被低估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经营韧性在复杂环境中凸显,是兴业银行最直观的价值底色。2025年前三季度,银行业遭遇贷款利率下行、债券投资收益承压的双重考验,行业整体经营面临不小压力。在此背景下,兴业银行展现出强大的抗波动能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2.34亿元,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更实现净利润630.83亿元的同比正增长,在行业普遍承压的态势中殊为不易。这份韧性的背后,是该行“表内表外协同、利息非息并举”的战略布局成效。
在息差持续收窄的行业趋势下,兴业银行从负债端精准发力,通过企金织网工程3.0深化主结算账户经营,叠加零售场景金融建设与高成本存款管控,实现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2BPs,有效对冲了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前三季度1.72%的净息差在股份制银行中保持领先水平。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为该行非息业务带来新机遇,“大投行、大财富、大资管”体系建设的长期投入开始持续兑现收益,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79%,增幅较上半年进一步扩大,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不断强化,为兴业银行打开了成长空间。在银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该行深耕多年的“三张名片”持续释放能量,成为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动力。绿色金融领域,截至9月末融资余额已达2.47万亿元,其中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超1.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64%,继续稳居股份制银行首位,“降碳”“减污”等重点领域融资增速均保持双位数,彰显了其在绿色金融赛道的先发优势与专业能力。
投行与资管业务的深度融合,则构建起独特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投行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稳居全市场第二,并购贷款、境外债承销规模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一,通过精准对接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筑牢业务根基;资管端,旗下五家资管子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达3.51万亿元,其中兴银理财2.38万亿元的管理规模保持全市场第二,“5+1”产品与渠道体系持续完善。财富管理领域同样表现亮眼,零售财富AUM突破3.95万亿元,企金财富AUM稳步增长9.25%,成功把握资本市场回暖契机实现规模与效益双升。
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兴业银行积极布局未来,加快打造“科技金融”第四张名片。通过“绿色+科技”“投行+科技”的业务协同模式,精准服务绿色科技型企业发展,截至9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1.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70%。加之股份行首家AIC的筹备推进,将进一步强化“商行+投行”优势,为服务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构筑起长期竞争的护城河。
风险边际的持续改善,为价值重估扫清了关键障碍。市场对银行股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源于资产质量的不确定性,而兴业银行三季报给出了明确的风险缓释信号:前三季度新发生不良规模及不良生成率“双降”,风险集中暴露的高峰期已过。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08%,关注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227.81%的拨备覆盖率保持充足水平,为抵御潜在风险提供了坚实缓冲。
重点领域风险的有效收敛尤为值得关注。对公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传统风险领域均呈现积极变化: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大幅下降53%,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10.58%,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增不良。这一成果得益于该行建立的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敏捷小组机制,以及行领导挂钩督导的工作模式,更离不开7月启动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优化架构、深化风险与业务融合,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有效性,为业绩稳定增长筑牢安全防线。
丰厚且持续的股东回报,成为激活价值的重要催化剂。作为始终重视股东回报的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2161亿元,是普通股融资的2.3倍,连续十五年保持分红率增长。2025年,该行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分红5.65元,分红总额119.57亿元,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0.02%,以实际行动延续了分红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稳定的基本面与慷慨的分红政策,赢得了市场资金的广泛认可。2022年至2024年,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累计增持超9.5亿股,今年5月更通过可转债转股进一步增持3.88亿股;二级市场上,大家人寿等机构也持续增持,用真金白银彰显对其投资价值的信心。截至10月30日,兴业银行静态股息率达5.29%,位列上市银行前1/3,而0.53的PB市净率则处于上市银行后1/3,形成了“业绩稳、分红高、估值低”的优质红利资产特征。
未来,兴业银行正通过多重举措推动估值修复。该行明确将以经营质效提升促进股价估值修复,通过估值修复带动可转债转股,同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增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形成“业绩增长—估值修复—资本补充”的良性循环。在银行业估值修复的大趋势下,这家兼具差异化竞争优势、稳健资产质量与丰厚股东回报的银行,其价值成色正不断提升。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兴业银行的三季报不仅展现了穿越行业周期的经营韧性,更传递出清晰的价值信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凭借鲜明的差异化布局、持续改善的风险状况与稳定可期的投资回报,其被低估的价值正逐步回归,成为高质量红利投资的优质标的。随着科技金融等新增长极的培育成熟,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兴业银行的价值重估之路有望越走越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