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险理赔中,当未告知的病史与所患重疾存在强医学关联时,维权难度最大。乙肝与肝癌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得此类案件成为保险公司拒赔的“王牌”。然而,法律的公正不仅体现在对事实的认定,更体现在对程序正义和证据规则的严格遵守。君审律所在济南市代理的一起肝癌理赔案,通过在保险公司的“明确说明义务”上找到关键突破口,成功为客户争取到4万元医疗费用赔偿。
一、 案情回顾:肝癌治疗与“被忽略”的乙肝史
2020年,韩先生(化名)投保了一份住院医疗保险。在填写健康告知问卷时,对于“是否患有或曾患有乙型肝炎”等询问,韩先生均勾选了“否”。2022年,韩先生因“原发性肝细胞癌”入院接受介入治疗,花费4万元。
保险公司接到理赔申请后,展开了详尽调查。调查发现,韩先生在投保前数年的单位体检报告中,曾提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该结果并未引起韩先生的充分重视,也未就此进行过专项复查和治疗。保险公司据此认定,韩先生故意隐瞒了重要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病史,该病史是导致其罹患肝癌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承保决定,故依法解除保险合同并拒绝赔付。
二、 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与争议焦点
保险公司的拒赔逻辑在医学上具有相当的说服力:未告知乙肝病史 → 乙肝是肝硬化和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 该事项足以导致拒保或加费承保 → 因此,对肝癌不承担保险责任。
本案的争议焦点,并非否认乙肝与肝癌的医学关联,而在于一个核心程序问题:
保险公司是否就“乙肝病毒携带”这一专业事项,向作为非医学专业的投保人履行了足以使其理解的“明确说明义务”?
三、 君审律所的法律分析与诉讼策略
面对医学上的不利局面,我们果断将诉讼重心从医学因果转向法律程序。
- 主张投保人非“故意”隐瞒,质疑其认知程度。
我们通过对韩先生的深入了解,构建了其并非故意不告知的事实背景:多年的体检报告繁多,他并未专业、系统地阅读和理解每一项指标的含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作为一个专业医学结论,在无人特别告知其临床意义和保险重要性的情况下,并未被他认知为一种需要申报的“疾病”。我们主张,其在主观上处于“因重大过失而不知”的状态。 - 猛攻保险公司的“明确说明义务”履行瑕疵。
《保险法》第十七条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向法庭强调,健康告知问卷中的每一项,尤其是像“乙型肝炎”这样的关键免责事项,都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范畴。保险公司必须证明,其销售人员在韩先生投保时,曾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其明确解释了“乙型肝炎”包括“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并说明了隐瞒该信息的严重后果。
我们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有效证据(如双录视频、经投保人确认的说明笔录等)来证明其履行了上述义务。在实践中,保险公司几乎无法提供。 - 论证保险公司未尽到充分的核查与引导责任。
我们指出,保险公司作为专业机构,在明知乙肝是重要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其询问方式不应是简单的是非题,而应更具引导性,例如“您是否知晓或被告知过您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四、 法院判决与案件结果
济南市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将审查重点放在了保险公司的缔约程序上。法院认为,保险公司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已就“乙肝病毒携带”属于需告知的“乙型肝炎”范畴,向作为非医学专业的韩先生履行了明确的提示和说明义务。因此,难以认定韩先生构成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程序依据不足。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向韩先生支付医疗保险金4万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