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中国商报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要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初,三大人民币指数全线上扬,均创下2025年4月以来新高。其中,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96,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4.19,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2.34。
1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岸价逼近7.09,一度达到7.0908,创一年来新高。
在离岸市场上,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1月13日同样升破7.1关口,盘中最高升至7.09400,创月内新高。
“这表明人民币相对于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整体价值保持稳定且偏强态势。”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志毅表示。
从具体币种来看,王志毅关注到,11月以来,人民币对多边货币升值态势明显,特别是对韩元、新西兰元等货币升值幅度均超过1%。此外,人民币对澳大利亚元、日元等货币也有一定升值幅度。这种结构性走强,既体现了中间价机制的有效支撑,也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人民币在对一篮子货币走强的同时,对美元强势“波澜不惊”、尽显韧性。
近期,美元指数有所走强。本月初,美元指数再度站上100关口。自9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升值逾3%。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处于7.10至7.14区间窄幅波动。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表示,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外贸维持顺差,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提供了内在支撑。此外,我国资本市场稳步回暖吸引外资流入,叠加央行持续强化预期引导等因素共同支撑了汇率的韧性。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后续或维持偏强运行,年末的结汇需求及稳健的经济基本面有望为其提供支撑。
王志毅表示,由于出口商在年底通常有结汇需求,这可能在市场形成“越升越结、越结越升”的正向循环。
“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处于偏强运行状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接下来仍需重点关注美元走势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调控力度。
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表示,未来人民币中间价具备试探“7”关口的潜力。一方面,美元偏弱格局与国内基本面构成利好;另一方面,季节性结汇需求也将形成助推。但汇率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且央行维稳意图明显,能否有效“破7”仍存变数,人民币或将维持双向波动。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更为乐观。他认为,在基准情形下(逆周期政策托底经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末将趋近于7.0;在乐观情形下,根据模型测算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均衡位置在6.7附近。
东吴证券分析师芦哲判断,2025年不仅是过去3年贬值周期的结束,或开启新一轮升值周期,预计2026年在美元指数保持结构性弱势的情况下,经常项目顺差和证券投资资金净流入或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升破7.0,若全年继续保持年化波动率3.0%至4.0%,预计到2026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或升向6.7至6.8;以2025年4月作为贬值的极值点,参照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以2025年4月作为高点,推测本轮人民币汇率或渐进升向6.4至6.5。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中国商报综合自澎湃新闻、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