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推荐: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RS-QXZ),工业级品质,精准可靠】
“靠天吃饭”曾是农户的无奈,如今有了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种地也能准确“看天行事”。这套集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智能分析于一体的设备,就像常驻田间的“气象军师”,用精准数据为农作物生长保驾护航,在各地农场、产业园里发挥着大作用。
![]()
在高附加值作物种植中,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收益。厝丘嘉宝果产业园一期项目中,12套自动气象监测站均匀分布在300亩园区内,每30分钟采集一次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及土壤墒情数据,数据误差控制在±0.3℃和±2%RH以内。嘉宝果对温差敏感,去年春季一场反常降温,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提前6小时发出预警,农户及时开启大棚温控系统,将20亩挂果期嘉宝果的损失率从预估的40%降到不足5%,挽回经济损失超80万元。如今园区依托监测数据制定灌溉、通风计划,嘉宝果甜度平均提升2个百分点,优品率从75%跃升至92%。
![]()
茶叶种植对气象条件的细微变化尤为敏感,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成了生态茶园的“守护者”。丹徒生态茶园项目引进的监测站,除基础气象数据外,还能精准捕捉叶面温度和降水量。去年梅雨季,监测站记录到连续12天的高湿环境,系统自动分析出病虫害高发风险,提醒农户提前喷施生物农药。对比未安装监测站的相邻茶园,该茶园的茶尺蠖发病率降低60%,茶叶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保持100%。依托监测数据调整采摘时间,春茶产量提升15%,每亩增收近3000元,“丹徒翠芽”的品牌口碑也进一步提升。
![]()
不仅农田受益,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发展也离不开监测站的助力。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在川西北草原布设了40套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覆盖1000平方公里的草原区域,实时监测风速、气温、降水量及植被盖度。这些数据为草原载畜量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院据此提出的“分区域轮牧”方案,使试点区域的草原植被盖度从65%提升至78%,每亩草原的优质牧草产量增加200公斤。同时,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提前预警的3次强降雪,让牧民及时转移牲畜,减少损失超800头,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双赢。
从果园到茶园,从农田到草原,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用一组组精准数据,把“看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不仅降低了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更让农业生产变得科学高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好帮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