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俄罗斯五代机,人人都知苏-57,却少有人知晓,有一款更激进、更先进的战机,至死都没能离开图纸——它就是米格-602,一个生不逢时的航空传奇。
![]()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航空工业一片惨淡,资金枯竭、技术断层,苏霍伊靠着苏-27系列的余热站稳脚跟,而曾造出“狐蝠”“支点”的米格设计局,早已风光不再。
为了绝境翻盘,米格悄悄拿出了压箱底的方案——米格-602,这款战机的设计理念堪称颠覆,摒弃了传统中央升力体,用上三翼面扁平布局和浅V尾加变弯度主翼,比同期的美国YF-23还要激进,妥妥的“未来战机”配置。
![]()
可再惊艳的设计,也抵不过现实的骨感。当时的俄罗斯空军,最需要的不是“艺术品”,而是能快速量产、随便找个土跑道就能起飞、维护简单的“糙汉子”战机。
苏-57虽然在隐身和超巡上做了妥协,但继承了苏-27的生产链和维护体系,风险低、上手快,再加上苏霍伊强大的政治游说能力,米格-602的命运早已注定。
![]()
![]()
2004年,这个天才项目被悄悄冻结,原型机没造出来,试飞计划没启动,设计团队被拆分,图纸被封进地下档案室,渐渐蒙尘。
![]()
多年后,苏-57服役了,可隐身不足、产量低迷的问题接连暴露,这时才有俄罗斯军方将领私下感慨,若是当年选了米格-602会怎样。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米格-602从未在天空中失败,它只是输给了那个连生存都艰难的时代。
它太超前了,超前到当时的俄罗斯根本无力承载;它太纯粹了,纯粹到不愿为现实做半分妥协,就像一把为未来锻造的宝剑,却生在了一个只需要柴刀的年代。
![]()
![]()
军工史上从不缺这样的遗憾,有些失败者并非无能,只是太过耀眼,照亮了别人不敢走的路。
米格-602的故事,也给所有军工从业者提了个醒:再好的技术,脱离了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终究只能是纸上谈兵。
如果米格-602当年能顺利量产,你觉得它能改变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格局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
#米格-602 #俄罗斯航空史 #军工遗憾 #五代机发展
信息来源:《航空知识》[1]、《军事文摘》[2]、《环球军事》[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