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种形式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在石家庄市火热开展。在石家庄市委金融办统一部署下,一系列面向不同群体、精准施策的宣传活动相继举行,从书声琅琅的大学校园到人来人往的银行网点,共同构筑起一道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防范非法集资暨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在石家庄市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活动由石家庄市委金融办联合石家庄市灵寿县政府办共同组织,旨在提高校园师生对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活动中,灵寿县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党威和中国工商银行灵寿支行副行长冯龙联袂授课,针对近年来在校园内及网络上高发易发的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剖析、防非反诈视频播放等方式,结合最新法律法规,从如何识别、如何防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结合办案实践,党威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非法集资并非遥不可及,可能就隐藏在身边看似正常的活动中。冯龙则详细解析了电信诈骗的特点,并进一步强调了电信诈骗的危害不仅在于造成个人财产损失和信息泄露,还可能引发金融信用受损,甚至破坏社会诚信环境。
石家庄市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范家豪在活动后表示:“这些案例都是实打实的教训,警示我们诈骗和非法集资就发生在身边。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增强防范意识同样不可忽视。”
除了学生群体,老年群体也是重点宣传对象。近日,石家庄市委金融办组织了一场面向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防非进网点”集中宣传日活动。全市23个县(市、区)800余家金融机构网点同步行动,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与消费者保护、金融知识普及等工作有机结合。
在各银行网点,工作人员通过在醒目位置放置宣传折页、电子屏、宣传横幅和宣传海报等,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重点对老年客户群体普及防范知识。
活动中,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王铁链向老年朋友们揭示了常见的非法集资手法,并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提醒老年人:“凡事就是要钱不给,给钱不要。”
参与活动的市民纷纷表示,以前对当前诈骗手段不懂,通过讲解提高了警惕,别贪图小便宜,别上当。
一场场活动,不同的群体,相同的目标。无论是校园里的年轻学子,还是网点前的银发长者,都是非法金融活动易侵害的对象。石家庄市委金融办通过“每月一主题”的防非宣传活动,实现了宣传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
下一步,石家庄市委金融办将继续加大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力度,推动此项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记者 殷商阳)
(石家庄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