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太湖县政协探索“微服务”工作,首创“全心”服务品牌,有组织地开展微服务319次,服务群众万余人次,捐款捐物超百万元,“全心”服务品牌创建被省政协《政协信息》专报刊发。
创新“微服务”机制
重点从计划、组织、调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化安排,确保常态化进村入户、为民服务,确保服务更合民意、更暖民心。
委室共建。压实专委会责任,实行“一委带一室”,结合专委会职能特点和界别活动室工作特色,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内容。探索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将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融入“两室”,由功能型党支部指导制定微服务工作计划,每两个月开展一次为民服务活动。
常态提醒。建立委员活动日、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对“微服务”活动,每个委员活动日前提示、每季度通报、每半年实地调研,未按计划开展的,由专委会约谈调度。
清单服务。实行服务清单制,推进供需有效对接。发挥乡镇委员联合工作室在一线、在群众中的优势,将提交服务需求清单纳入履职评价内容,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一村一委员”等机制,及时收集提交服务需求进行“点单”。专委会汇总梳理后,“派单”至相应的界别活动室。界别活动室“接单”后组织相应的服务活动。
建强“微服务”队伍
多途径壮大服务队伍,确保服务供给的广泛性、专业性与可持续性。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结合暖心、连心、爱心、舒心、润心、同心、安心、贴心等八个维度的服务,组建八个服务队,专委会主任和界别活动室召集人分别担任服务队队长和副队长,引导委员按照自愿原则,结合自身特长,申请加入服务队。
借助县内专业力量。联合县科协聘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农业服务专家团队,充实“贴心”服务队专业人才。
引入外来优质资源。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太湖县政协医药卫生界别活动室与迎江区健康宜城委员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外部力量,组织更多“名医”到太湖县下乡义诊送健康。
打造“微服务”品牌
在县政协“全心”服务品牌框架下,创建各具特色的为民服务品牌,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创建“暖心”服务品牌。发挥工商联界别委员作用,组织助学、助残、助老、助困等帮弱济困送温暖活动。
创建“连心”服务品牌。发挥经济职能部门委员优势,与企业家交朋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60余项。
创建“爱心”服务品牌。利用教育、医药卫生委员专业特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送医义诊活动。
创建“舒心”服务品牌。以社科、工会、共青团、妇联界别委员为主体成立“舒心”服务队,深入社区、企业、在建工地等开展政策宣传,为群众释疑解忧、化解矛盾。
创建“润心”服务品牌。组织文学文艺等界别委员送文化下乡,弘扬文明乡风。
创建“同心”服务品牌。通过民族、宗教、无党派等界别委员开展“同心”服务,加强与异地太湖商会的联系交流,常态化走访三胞及其眷属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宣传党的政策,体现党的关怀,凝聚发展合力。
创建“安心”服务品牌。依托环境资源界别委员,聚焦城市建设和社区管理难题开展“安心”服务,协助党委政府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创建“贴心”服务品牌。组织有针对性的送技术下乡活动,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查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