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晋城市财政始终将民生支出置于优先位置,聚焦教育、就业、社保、健康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关切的“头等大事”与“关键小事”,持续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可观可感的现实。“十四五”时期(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45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八成。一份份“民生清单”不断转化为群众手中沉甸甸的“幸福账单”,助力晋城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2年排名全省第一。
教育优先强根基,综合实力领全省。晋城市始终坚守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目标,“十四五”时期(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达216.84亿元。2024年在全省多数地市教育支出增幅下滑的形势下,晋城逆势发力,教育支出同比增支2.03亿元、增幅4.37%,其中市本级增幅达15.7%,两项数据均位列全省11地市第一。通过稳步提标教师待遇、优化经费保障机制,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升至1000元/人・年、2200元/人・年,较国家标准分别超出38.9%和134.04%;同时实现普通高中免学费、中职学生住宿费减免及营养餐全覆盖。市本级每年专项安排资金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推进办学条件改善、助力教育均衡发展与重点校建设,累计投入54亿元建成3500亩丹河教育园区,3万名师生顺利入驻。如今晋城成功入选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领域满意度持续攀升。
就业帮扶准发力,稳岗增收见实效。2021-2024年,晋城市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6.64亿元,为0.7万家企业减收失业保险费12亿元,向0.24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亿元,直接惠及26万名职工。针对困难群众、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施精准扶持,为2.03万名困难群众发放社保补贴1.79亿元,为1.37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见习补贴0.98亿元,职业培训补贴覆盖1.32万人次。以工代赈项目成效显著,吸纳12.8万名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19.4亿元,人均增收1.5万元;创业担保基金累计投放7.01亿元,带动城镇新增就业18.81万人,全方位举措推动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向好。
社保提标扩覆盖,兜底保障暖民心。“十四五”时期(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0.52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升级。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123元提高至191元,涨幅达55.28%,参保率高达100.75%;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升至790元、655元,增幅为17.46%和38.64%,均位居全省前列。此外,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实现动态上调,机构养育儿童月均保障标准达2110元。市本级专门投入0.51亿元支持15个农村区域养老中心建设,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正加速形成,为群众筑牢养老“安全网”。
健康守护提质效,医疗资源惠全民。“十四五”时期(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卫生健康领域累计支出达148.48亿元。市本级重点投入14.45亿元推进市人民医院迁建、心血管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等重点项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从280元提高至400元,增幅达6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提升至99元,涨幅33.8%。同时投入3.6亿元用于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为全市群众构建起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屏障。
多域便民促提升,城市品质展新颜。“十四五”时期(截至2025年9月底),晋城多领域齐发力提升城市品质。文旅领域累计支出36.76亿元,市本级投入1.83亿元保护6601处不可移动文物,通过“免费送戏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生态环保支出63.31亿元,市本级累计投入16.61亿元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建成14个大型生态公园、45个街头游园、30个零星地块绿化等周边生态环境提升,目前全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居全省领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70.8%,2024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城市建设方面,市本级累计投入25.63亿元贯通38条关键路网,建成5座过街天桥与2个文化地标,完成80条背街小巷整治;社会治理领域累计支出7.81亿元,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党建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根基,让居民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心、居住更安心。(张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