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凤台县桂集镇大王村的农田里,农技人员正在做土壤墒情调查,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受访者供图
“连日的阴雨天气,让田里积了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岳张集镇六院村的种粮大户徐怀彪,这几天正在为小麦播种的事忙碌,“现在部分田里还有明显积水,得想办法先把水排出去,才能翻耕晾晒,再播种。”
自9月8日以来,凤台县持续遭遇阴雨天气,给当地秋收、秋种工作带来了挑战。结合实际情况,凤台县农业农村局发布秋收、秋种技术指导意见,组成3个指导服务组开展工作,在秋种方面,根据田间排水造墒、种子处理调整、播种时间与方式等内容,制定具体指导方案。
农户也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排水防涝,以减少对小麦播种的影响。11月5日,凤台县天气晴朗、日光充足,徐怀彪的田地里农机正忙活得热火朝天。“复合肥、种子全备齐了,趁着今天天气好,抓紧翻耕土地,晾晒、风干土壤,降低湿度。现在有400多亩地已经完成翻耕作业,有160多亩小麦完成播种,还得继续抢抓时间,计划在11月20日前,这2500亩地将全部完成小麦播种作业。”徐怀彪站在田埂上看着播种机缓缓向前开去,“天气预报显示未来3天还有雨,那也不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做好了开沟、沥水的准备。”
与此同时,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目前正是排水散墒造墒的关键时期,我们县已经召开了乡镇领导和农技人员会议,要求乡镇组织机械和人员对全县各乡、镇、村的田外大小沟渠进行清理,确保沟渠畅通,田间积水能够快速排出,为秋种创造有利条件。”凤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勇夫告诉记者,近期该县农技人员每天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土壤湿度和排水情况,现场指导农户调整秋种方案,确保小麦能够顺利播种,培育冬前壮苗。
“10月下旬,我们组织全县种植大户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全县当前秋冬种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制定了播种意见,发放晚播小麦科学应变技术明白纸,并帮助大户联系购买圆盘犁等新型机械。”陈勇夫表示,一些农户开始尝试使用新型机械播种,这些新型机械不仅能够适应当前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播种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随着各项措施的推进,凤台县的小麦播种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尽管天气条件带来一定挑战,但农户依然信心满满。“通过多方协作,不仅加快了土壤散墒速度,秋种计划也根据土壤的湿度变化进行了灵活调整。”陈勇夫说:“后续还要抢抓田管,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培育冬前壮苗,弥补晚播的劣势,努力确保秋种工作顺利完成,为晚播小麦安全越冬打下基础。”(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倩倩)
来源:农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