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淮北市核心城区相山区花园路与民生路十字路口的花园路 15 号(老常委院)4 栋,一栋近六十年房龄的两层砖混老楼顶上,一处高度近 3 米的光伏发电设备已矗立多日。该设备从安装到运行全程违规,存在多重安全隐患,在淮北市发改委撤销备案后,相山区城管局、西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拖延月余未予拆除,周边群众通过多种渠道维权无果,安全焦虑日益加剧。
![]()
闹市老楼藏险:违规光伏悬顶如 "定时炸弹"
花园路 15 号 4 栋是典型的老旧建筑,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让墙体、楼板等承重构件已出现老化退化,建筑结构本身需要谨慎维护。而 202 室住户在未履行任何合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于楼顶加装光伏发电设备,全套设备重量达 300-500 公斤,高度近 3 米。
该建筑地处淮北市中心闹市区核心节点,周边 300 米内有 3 个居民小区,每日通行车辆超 5000 辆次、行人超 2 万人次,更是通往相山公园、多所学校及医院的必经之路,属于人员密集、交通繁忙的重点区域。"老楼本身就 ' 带病 ',再加上这么重的设备,刮风下雨都担心楼会塌,更怕东西掉下来砸到人。" 居民李先生的担忧道出了周边群众的心声。
经核查,该光伏设备存在全流程违规:未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承重评估,直接在老化建筑上增加负载;未取得规划、建设部门审批,属于 "未批先建";未征求物业和社区同意,无视集体管理规则;未履行业主表决与公示程序,剥夺其他业主合法权益,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这些违规操作直接催生多重安全隐患:老楼承重超限可能引发坍塌风险;露天高压电路易因防水不当导致漏电、短路,进而引发电气火灾;支架和电池板在恶劣天气下可能松动脱落,形成高空坠物威胁;逆变器运行产生的低频噪音也长期干扰居民生活。
![]()
备案撤销月余:职能部门推诿 "踢皮球"
在群众多次反映和媒体监督下,淮北市发改委经实地调研核实,确认该项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依法撤销其备案,并书面告知相山区发改委、区城管局、西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起初,相关部门承诺 "马上就拆",但半个多月后仍无动静。
此后,群众多次通过 12345 市长热线反映情况,得到的回应却是各种推诿:时而称 "需找依据",时而以 "工作人员出差、开会" 为由拖延,时而要求 "多部门协调",进而提出需组织联合执法才能拆除。11 月 8 日,群众通过淮北市《政风行风热线》向相山区政府及区城管局领导反映问题,区城管局负责人不仅未给出明确答复,反而称该设备 "不是违法建筑",承诺的线下回复也石沉大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许可证规定建设的均属违法建设。而固镇县此前曾处理类似案例,明确无审批、无备案的楼顶光伏设施属于违规建设并依法拆除。灵璧县也已开展老旧小区顶层设施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通过专业排查、分类处置消除 "悬顶之危",两地的处置经验为淮北市提供了明确参考。
截至目前,该违规光伏设备备案撤销已逾一个月,仍矗立在老楼顶上,相山区城管局、西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慢作为,让群众的安全诉求屡屡落空,也引发了对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人情关系的质疑。
![]()
群众强烈诉求:彻查推诿根源 限期消除隐患
面对持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职能部门的消极应对,花园路 15 号 4 栋及周边居民提出四点明确诉求:恳请淮北市委、市纪委、市政府介入调查,成立专项调查组彻查相关部门拖延拆除的具体原因,对责任人追责问责并公开结果;责令 202 室住户限期在监管下拆除设备,恢复楼顶原状并承担全部费用;督促相山区城管局、西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整改工作作风与机制;及时公示后续处理进展,保障群众知情权与监督权。
楼顶光伏发电本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积极举措,但必须以依法合规、保障安全为前提。淮北市相山区城管局、西街道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的推诿扯皮,不仅违背了 "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更将公共安全置于危险境地。群众呼吁,相山区城管局、西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应尽快行动起来,消除安全隐患,还市民一个安心的居住与出行环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