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初冬时节,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迎来了一场文旅盛会。11月14日至16日,千余名旅行商代表齐聚于此,探寻这个山区县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蝶变的密码。
“在这个山区县,我们看到了文旅资源整合的现代化路径。”江苏南京旅游集散中心副总经理吴强觉得,行走在霍山,六万情峡的实景演出、直升机观光、春风街夜经济等重点项目,展现出令人惊喜的专业化运营水准。他的感受,道出了众多考察者的共识。
霍山县作为大别山腹地的山区县,以四季多元业态突破山区旅游的季节限制,通过风景道串联全域深化融合。霍山还是革命老区,红色历史和绿色资源在这里深度融合,打造过硬的文旅品牌。霍山县委书记罗文介绍,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当地以县城为中心,以“最美旅游环线”为纽带,全力构筑“全域、全时、全链”的旅游格局。这一发展思路,让旅行商们看到了山区文旅产业的更多可能性。
在六万情峡景区,《大别山传奇》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这台演出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叙事连接点。专业化的运营让历史在山水中活起来,这种文化表达的创新正是市场所需。”吴强告诉记者。
直升机观光项目则为考察增添了全新视角。飞行线路精心串联霍山多个景点,代表们从空中俯瞰大别山雄姿,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难得一见的景色。不同的视角,带来了对霍山文旅更丰富的体验。
夜幕降临,春风街的璀璨灯火映照出霍山夜经济的活力。来自阜阳的安徽乐途国际旅行社产品经理陈简感叹:“很难想象在深山里能有这样高水准的夜经济。”沿街的特色业态,将地方文化元素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让考察团看到了山区文旅的更多可能性。
多位旅行商认为,霍山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找到了一条符合山区特点的文旅发展路径。“专业化运营不是简单的资本投入,而是一整套发展理念的升级。”安徽省途虹旅行社业务经理刘文学分析,“它解决了县域文旅发展中常见的碎片化、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实现了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在国防营地和春风研学营地,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完善的设施配置,展现出霍山在发展深度体验游方面的用心。“这里的研学课程构建了‘山水课堂’教育场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考察团成员表示,这种从观光向教育体验的升级,正好契合了当下文旅市场的需求。
六安市文旅局局长秦国伟认为,霍山的实践是全市文旅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深挖大别山红绿交融资源,推动从‘单点作战’向全域联动转变,助力城市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跨越。”
从政策扶持到硬件配套,从刚性保障到柔性服务,霍山以其创新探索,为山区县域文旅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这个样本的价值,不仅在于已经取得的成效,更在于展示了一种可能——通过专业化运营和系统化打造,山区县同样能够实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 本报记者 唐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