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总督的权力相当大,就等级而言,总督实际上是清朝名副其实的封疆大臣。当时,清政府共有11名总督,其中2人主要管理水运事宜,其他9人是各省或多省的地方总督。
![]()
随着清朝的灭亡,九位地方总督的最终结局如何?
首先是直隶总督张振芳,他的身份相对特殊,他是袁世凯兄弟嫂子的弟弟,仍然是民国四个儿子之一张伯驹的养父。
因此,他一直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国制度,
后来,他还参与了张勋的复辟计划,最终在复辟失败后加入了商界,弃政从商后,他也擅长做生意,并乐于施舍,于1933年去世,享年70岁,此生也算是活得有点价值和意义。
![]()
然后是两江总督张勋,他是丁已复辟的主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应该臭名昭著,复辟失败后,他逃到荷兰驻华大使馆,最后,他于1923年死于天津,他是北洋军阀?他很普通。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绝对是最个性化的清官,事实上,他在东三省担任总督不到一年就辞职了,然后拒绝了袁世凯的邀请,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清朝,甚至最后一个职位也是清朝历史博物馆馆长,他于1927年去世,享年83岁,他的《清史稿》于他去世的第二年正式出版。
四川总督赵尔丰是赵尔巽的弟弟,然而,他的才能和能力与赵尔巽相差甚远,如果赵尔巽没有被调到东三省,他就不会被四川总督禁忌,他在四川工作时胡作非为,甚至计划军事变革,最终于1911年被杀,可以说,没有赵尔巽的帮助,他什么都不算。
![]()
两广总督张鸣歧,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甚至让人恶心,起初,他镇压了黄花岗起义,然后在武昌起义爆发时逃往日本,最可恨的是,他还公开投敌,与当时的叛徒王揖唐为伍,于1945年在天津去世,终年70岁。
湖广总督瑞澄,满洲正黄旗后,血统纯正,然而,当他年轻的时候,被称为北京三恶少之一,幸运的是,他年纪大了,逐渐克制住了自己的心,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武昌起义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是无法逃避的,他本逃跑,清朝灭亡后他回到上海,于1915年去世,享年52岁。
![]()
闽浙总督松寿是满洲正白旗后唯一一位忠于清朝的总督,武昌起义后,有人劝他交权投降,但他只专注于清朝,抵抗直到战败,他最吞下金子自杀。
云贵总督——李经羲,也算是名门望族,是李鸿章的侄子,在九位总督中,他可能是唯一一个在天赋上最接近赵尔巽的人,他甚至担任了几天的总理,1925年因病逝世,享年65岁。最终,陕甘总督长庚也追随满洲黄旗,毫无疑问,他是九位总督中最有才华的人,他有政治觉悟,在溥仪下台后,睿智的长庚公开离开,他可以用一个聪明人来形容!1914年逝世,享年71岁。
![]()
最后,陕甘总督长庚,也是满洲正黄旗之后,他无疑是九位总督中最有才华的人,他有政治意识,溥仪逊位后,睿智的长庚公开离开,可谓聪明人!1914年去世,享年71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