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住校,不要住校。提高一个孩子成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走读,让他不要住校。今天我会告诉你为什么一定要走读,一定不能让你孩子住校。以及,如果你实在只能让孩子住校,我也会在最后给你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首先,各位要搞清楚,你送孩子去学校的目的是提升成绩,不是去适应环境。你不要跟我说:“我孩子从小要适应环境,不能太惯他了。”
那可以,那你要给孩子制造困难吗?本来学习就很困难,你还要给孩子“上强度”、制造困难,那他只能难上加难。而且,住校这个环境也不值得你去适应。你告诉我,你们学校的重本率有多少?
大部分学校的重本率连50%都不到,你去适应当下这个环境,你孩子大概率上不了重本。所以我们送孩子去学校,首要目标是提升成绩,是考个好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就应该不择手段。
你与其花费那么多钱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不如把这个钱省下来,给孩子租一套房。对吧?一个月顶多几百块钱,这个事情就解决了。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老师,孩子在学校里面才被管得住,在家我管不住。”
你真的以为孩子在学校就被管得住吗?我以我亲身经历告诉你,我当年读的高中是四川省的省重点,我所在的班是清北班,是全年级56个班里面最好的班。这个班排名前十的都去了清北,但我要告诉你,哪怕是这种班的住校生,他们周一到周日起得最早的两天是周六和周日,就是放假的那两天起得最早。为什么?
因为早起去占网吧的位置,去晚了就没位置了。周末的早上凌晨五六点,挨个寝室敲门:“走走走,抢网吧的位置,抢网吧的位置!”
然后周末在网吧里熬通宵,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周一昏昏沉沉开始上课。管得住吗?省重点中学都管不住,你们学校管得住?让孩子走读在家,至少他能吃饱饭,对吧?他玩游戏归玩游戏,至少你能给他做顿饭。
所以我说,你不要指望学校能够管得住孩子。无法想象一个初中、高中生跟学校的规则对抗有多么聪明。我自己当年都签假条出去过好几次,当然,我们不是去上网,我就是单纯出去玩儿而已。
当然,这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走读生相比于住校生,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如果孩子走读,你会发现他的时间利用率会高很多。比方说,我讲过,孩子每天学习的黄金时间段——晚上睡觉之前这个时间段,只有走读生能够利用好。
如果孩子住校,睡觉之前80%的时间全部交给了闲聊、讲八卦、嬉戏打闹。哪个住校生睡觉之前能够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复习一会儿、看一会儿书?几乎不可能,因为那个环境就是那样。
一个寝室8个人,但凡有一个喜欢玩儿的,其他人都学不下去。人就是会受到环境影响,因为马克思都讲过,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如果孩子在学校里面住校,他的本质属性就是由他身边的同学决定的,你无法给他提供支持,孩子只会倾向于去获得身边同龄人的认可。所以,但凡身边有孩子抽烟、喝酒、打游戏、打架,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跟他们一样。
这个事情我感触太深了。我记得我初一的时候,我们班男生寝室8个人,没有一个会抽烟,也没有会打架、上网这些习惯。但就因为这个宿舍里面有一个“害群之马”,毕业之后,全部同学都学会了。当然,幸好我没住校,我从初一开始住了一个星期,就受不了了,我说我要走读,我不住校。
这里我也非常感谢我的爸妈,对我提供这么坚定的支持,他们没有强求我去适应环境。我承认我到现在为止,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我到了高中、大学,也只能走读,我不可能跟别人住一起。那怎么了?我觉得影响不大呀!我大不了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差了一点,但由此我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我该拿的结果也拿到了,该考的大学也考了,我的主要任务、主要矛盾解决了。
至于说什么细枝末节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不care。我勤工俭学,自己挣钱,自己给自己租房子,不跟别人住,对吧?适应不了的环境不一定非要适应,你可以选择环境。
好,扯远了,我还是想说刚刚那个时间利用率的问题。如果孩子走读,你会发现他的时间利用率高得吓人。孩子每天放学到回家的路上,你可以播放复读机,磨耳朵,练听力。
回到家之后,睡前可以看英语、背英语单词,可以背语文、练数学。这个时间段,只有你和孩子,他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在住校环境下是几乎不可能的。
而且,你也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么一点时间。我讲过,睡前这么10~20分钟,就是黄金时间,就是拉开普通学生和学霸的差距的关键。为什么我给我的学员也是这么安排的?
我说:“我每天不需要占用你们大块的时间,你想跟我搞定英语很简单,每天抽出15~30分钟。”而且这个时间我建议在睡觉之前,养成习惯,在睡觉之前把我的词汇讲义拿出来复习3~5次,按照我的方案去培养语感,你就可以利用这个零碎时间把英语彻底攻克。
如果你从小学开始做,可能上初中就不用学英语了;你从初中开始跟着我执行,上了高中,还是完全不用学英语,英语课不用听,英语作业不用写,本该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全部交给数理化。
所以我一旦听到我的学员是走读生,就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他还有救,他的孩子一定来得及,只要把这个时间利用好,只要把走读时睡前的时间利用好。但住校就没办法了,我干预不到。对吧?周一到周五,我根本无法干预。
很多人连带个复读机都不被允许,学校稍微来个规则,说不允许带电子设备,你就怂了,就不敢带复读机了。所以很难,真的,住校生是很难的。所以我真心建议各位,能走读尽量走读,不要“没苦硬吃”。你孩子小初高12年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成绩,考好大学,是提高他的学习能力,不是去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
你说:“老师,我孩子确实只能住校,没办法。”
那接下来我说两点,你可一定要注意。第一点,一定要警惕,你孩子可能经历过校园霸凌,他可能回来没有跟你讲,所以你必须要保证你们俩的亲子沟通是畅通无阻的。一旦你们之间的沟通有隔阂,他是不可能把他经历过的事情全都告诉你的。而一旦这个信息存在信息差,那么你想帮孩子也帮不上忙。
所以,确保你们之间沟通顺畅,而确保沟通顺畅的关键点就是少谈成绩。一周好不容易回个家,可能你们很多人隔一个月才见一次面,见面不要聊成绩了,聊点开心的,让孩子感受到在你这里是安全的,他才会掏心掏肺给你讲他的经历、他需要什么、你能帮什么忙。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让孩子随身带一个老年机或者小灵通,这种只具备打电话、发短信功能的手机,这样孩子在学校里面遇到任何情况就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你。不管是被同学欺负也好,还是被老师刁难也好。因为我说过,家长,你帮不上孩子学习的忙,你唯一能做的是保证他的心态,帮他摆平一些他摆平不了的事情。对吧?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你都可以帮他摆平。
最后我想说,不要那么着急把孩子赶到学校里面去。你可以算笔账,其实你们之间相处的时间就那么十几年。等你孩子高三毕业读了大学之后,你去看一看他有多少时间能回来。你们之间相处的时间就这么一点儿,所以,你们在孩子小初高12年的沟通质量,就是孩子未来跟你沟通的基础,就是你们亲子关系的基础。所以我始终认为,能不住校就不住校,尤其到了初三、高三这两个时间点,坚决要走读,坚决不要住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