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春秋假,很好。孩子们有了放松的时间,大人们有了堵车的体验,而最重要的是,酒店景区赚了不是一星半点。
看到朋友圈的里的各种图,四川放秋假,九寨沟毕棚沟挤爆了。
一个酒店,平常650,这几天,竟然上了万,朋友说,“身心俱疲,以后不这样过了”。
![]()
四川放秋假,西安也挤爆了。兵马俑里人头攒动,大雁塔下摩肩接踵。
![]()
要不说这个政策好呢,为老师们减了负,还倒逼家长去请假——平常你怕耽误工作,现在你娃娃有需求,你就必须请假。
以前请不到,年底项目重,公司不同意,现在给你一个必须跟老板battle的理由,而且,你必须赢。
当然,代价也是有的,比如家长请了假,回来了就要加班加点赶进度;比如堵在路上了,到了目的地又累又困又饿,还要打起精神给孩子科普;比如旅游的体验,会随着大家一起挤而大打折扣,边际效应越来越低。
但这些,相比大局,都无所谓。提振消费,太重要了。而且,现在是很重要的窗口期。
因为现在不抓住,再过几年,春秋假都没用了。
这波中小学的学生,其实是高出生率的硕果。今年一年级的,算6岁,那也是2019年生的,当年新生儿还有1405万。
而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仅有902万人。
按照这个节奏来倒推——
2021年幼儿园人数首次负增长,幼儿园关停潮到来;2024年,第一波少子化浪潮,小学关停潮初露端倪;可以预见的是:2030年初中、2033年高中、2038年高等教育都将顺序迎来拐点。
没有人了,谈何消费,谈何活力?
简单的一个假期,其实不能解决什么问题,顶多就是提醒这个社会认清
孩子需要休息,而不是卷来卷去这个事实。
家长的带薪假期跟错峰休假,需要得到保障这个常识。
老师负担很大,也需要喘口气,不是家长以为的“都交给家长办”自己就解脱了这么简单。
这些都是很好的导向,但在实操中,还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家长请不到假,想托管,老师想休息,却还要管托管的学生,比如人们都扎堆,给正常上班的人,带来很多负担,也打乱了往日的节奏……
可能还是那句老话,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实践来解决,先走出第一步,再修修补补。
我时常在想,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出去玩,出远门,好像没有那么重要,家长陪着散散步,打打羽毛球,也不是不可以。
孩子其实是很好满足的,高质量的陪伴,重在陪伴。
如果兴师动众,去了这里,又去那里,不断转场打卡,就跟上学上班一样,玩不着,学不好,睡不好,还花了不少钱。
那这个假,就不是个真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