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以来,这个功勋已经不再设立,因为实在没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
说起特等功臣应隆滚老人,他的故事令人动容。如今九十多岁的他,面对记者的提问,已经记不清特等功是怎么来的了。
![]()
可当被问到"渡长江是夜里还是白天"时,老人立刻回答:"夜里!"那些浴血奋战的细节,早已深深烙在他的记忆里。
1927年出生的应老,童年过得很苦。父母早逝,他少年时帮人放牛,青年时做苦力维持生计。1948年淮海战役时,他毅然参军报国。
在之后的六年军旅生涯中,他不仅立下特等功一次,还获得两次甲等功。
在滇西剿匪时,他更是亲手击毙了土匪头目。
可最让人敬佩的,不是他的战功,而是他之后的选择。1954年退伍后,他默默回到农村,在基层一干就是几十年。
同事们都说,他做事总是冲在最前面,为人低调踏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就连他的儿子也说:"父亲从未向我们提起过任何荣誉。"
直到相关工作人员上门核实,这位老英雄的往事才被揭开。
![]()
当被问及为什么几十年都不提这些军功时,老人淡然答道:"为什么要说?我只是尽了一个士兵的本分而已。"
想想看,立特等功有多难?有人说,一等功是九死一生,那特等功就是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就是这样一位功臣,却把荣誉深藏心底,默默奉献一生。
这些老英雄们,把他们最辉煌的过去锁进箱底,却为我们树立了永远的榜样。
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不是功勋等身,而是功成不居;不是声名显赫,而是默默奉献。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