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电影节领奖台到小学门口接娃,她只花了三年。
![]()
”——这句话被狗仔写在偷拍图的右下角,图里李佳穿着起球的灰色卫衣,左手拎钢琴教材,右手牵着个到腰的男孩,头发被风吹得贴在脸上,没有墨镜,没有助理,谁也看不出她是拿过金鸡奖的女演员。
![]()
很多人把她的退出说成牺牲,好像女人一旦回家,前面所有的奖杯就自动变成废纸。
可把时间轴摊开看,她第一次息影是2006年,那年她刚凭《暖》把两个最佳女主抱回家,片约排到第二年春节,她却选了和圈外商人结婚。
剧组催得急,她只说了一句:“我想试试另一种生活。
”结果婚姻一年就碎,她复出拍了三部戏,把违约金和片酬一起算,发现倒亏两百多万。
数字摆在那里,市场没等她,观众也没等她,她干脆飞云南租了个房子,自己买菜做饭,三个月没化妆,皮肤晒成小麦色。
后来靳东去剧组探班,两人坐在路边吃八块钱一碗的米线,她说:“演戏这事,我干得了,可我不一定非得干。
”靳东回北京后就天天给她发短信,内容只有三行:今天吃了什么、看了什么书、想她。
短信攒到一千条,她领了第二次结婚证,没有办酒席,把原先打算买钻戒的预算拿去开了个制作公司,法人写靳东,她占股49%,合同里加一条:任何项目必须留一个女性角色给30+女演员。
那一年,靳东还没演《伪装者》,片酬一集五万,她拿《到爱的距离》剧本先给丈夫看,再去找投资方,饭局上她替靳东挡酒,回家趴在马桶边吐,第二天照样六点起床送剧本。
后来剧火了,靳东身价翻十倍,有人说是她旺夫,她摇头:“我只是把两个人的生计放在一起算,选了一条更稳的赛道。
2023年慈善夜,她穿黑色西装裤,腰板笔直,靳东在台上讲话,她在侧幕口站着,眼睛一直盯着丈夫的脚——怕他踩到线。
活动结束,两人走员工通道,她顺手把嘉宾没喝完的矿泉水拧上盖,丢进回收桶。
第二天八卦号写“李佳素颜显老”,她把链接转到家庭群,附一句:“省得P图。
”群里大儿子回了个笑脸,小儿子发了一张他画的妈妈,脸是圆的,眼角有三道线,她存成屏保。
外人替她惋惜,说影后成了保姆,可她把生活拆成表格:大儿子练琴一小时,她就在旁边看一小时剧本,遇到合适角色,标注“可客串”;小儿子画画,她拿iPad拍下来,发在公司群里,让美术组做参考;靳东出差,她每天22点固定视频,聊完孩子,再说说明天的通告,五分钟结束,不占用情绪。
公司四年投了三部剧,两部赚钱,一部平账,账面现金流够孩子读到研究生。
她算得清楚:自己出去拍戏,四个月赚一千万,扣税、请保姆、补课费、心理陪伴,净剩不到四百万;现在幕后加理财,一年收益三百八十万,时间自由,孩子感冒她能立刻开车去医院。
数字冷冰冰,却最诚实。
2024年春节,赵薇打电话请她演一位失踪孩子的母亲,剧本扎实,投资两个亿,她看了十集,回微信:“我舍不得离开家三个月,等我儿子上初中,再合作。
”赵薇只回了一个“懂”。
圈里人说她傻,她却记得老师当年讲:“演员的生命是体验,不是曝光。
”她把体验搬到家里:陪儿子做PPT,亲手包书皮,研究钢琴老师留的踏板记号,去菜市场跟摊主砍价,三毛钱也砍,砍完回家炖牛腩,肉香飘满屋,靳东发微博:“老婆手艺,秒杀剧组盒饭。
”点赞破百万,她没转,也没回,继续把胡萝卜切成滚刀块。
有人问她后不后悔,她答得干脆:“奖拿过了,镜头前万人鼓掌;现在厨房油烟机轰隆隆,两个孩子抢着说妈妈今天炒的菜真好吃,两种声音都是真的,我两种都想要,也都要到了。
48岁,她脸上法令纹明显,可手臂线条结实,能单手抱起小儿子;公司账上数字平稳上升;丈夫每天无论多晚回家,都会先推开卧室门看她一眼,再轻轻带上门。
她把人生分成上下半场,上半场赢奖杯,下半场赢时间,奖杯是给别人看的,时间是自己的。
有人非要她二选一,她偏不,她拿奖杯当敲门砖,换来选择自由,再拿自由换和家人同桌吃饭的每一天。
数字、合同、股权、练琴表、画纸、牛腩锅,一样样摆在那里,比任何台词都响亮。
如果明天有人再感叹“影后成了家庭主妇”,你就把这篇文章甩给他,问一句:拿奖和接娃,哪条法律规定只能选一个?
李佳把两个都攥在手里,你凭什么替她喊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