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李姐将电动车推入小区的车棚,摘下头盔的瞬间,额头上的汗水顺着发丝滑落。这是她今天送出的第32单,也是最后一单。
两年前,她还在老家的服装厂工作。每天从早到晚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月工资不过三千多块。然而,随着自动裁床的引入,厂里裁减了大量女工,她和二十多个姐妹不得不离开岗位。那时,丈夫的运输生意也每况愈下,房贷拖了两个月,女儿下学期的学费成了难题。
![]()
于是,李姐选择了送外卖。这条路看似简单——只要有电动车和手机就能干。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每天清晨六点,她就得出门,先送学生的早餐;午高峰时穿梭于写字楼间;下午三点才能吃上午饭。晚上九点收工后,还要赶去接补习班的女儿。
雨天是她最怵的时候。她总是先把外卖箱裹上雨衣,自己却淋得透湿。上个月痛经发作,她强忍着吃了两片止疼药,继续奔波了一整天。站点里像她这样的女骑手不在少数,有人甚至把婴儿放进外卖箱,一边送餐一边照料孩子。
![]()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一个订单往往在几秒内就被抢走,抢单的可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可能是像李姐这样被生活所迫的中年人。站点的半年人员流转率高达90%,十人中仅有一人能坚持留下。有人因意外摔伤,有人累倒,更多的人被系统的处罚机制逼退。
算法无情,只在乎送达速度、好评率和接单量。稍有不慎,投诉多了,速度慢了,就会被"限单"。为了多跑几单,女骑手们常常少喝水,尽量不去厕所。站点里荤段子和不规矩的同事不少,她们既要完成工作,又要处处提防。
![]()
然而,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女骑手们普遍更细心,送的饭菜很少洒漏,包装也干净整洁,顾客的好评率比男骑手高不少。一些站点的管理岗位上,女性已经占到了三成。
在家里,李姐开始挣钱后,话语权也在悄然改变。丈夫开始分担家务,甚至有家庭出现了"角色互换"——男人留在家里照看孩子,女人出门送外卖。
但这些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岗位的消失。餐饮业服务员在减少,制造业岗位偏向男性,县城的小作坊一家家关门。那些原本吸纳女性就业的地方,正在慢慢消失。
![]()
晚上十点,李姐算了算今天的收入:扣除餐损和罚款,净赚286元,刚好够明天交房贷。她轻轻推开家门,看到桌上女儿留的一张字条——"妈妈,饭菜在锅里热着。"
窗外,还有骑手的车灯在闪。在城市的街巷里,这些女人用电动车驮着整个家的希望。明天太阳升起时,她们又会出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