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迅速重塑科学的边界,似乎也在重塑身份的界限。上周,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家和长寿研究者大卫·辛克莱博士卷入了一场争议,这场争议更像是科幻小说,而不是科学传播。
创新与模仿的界限变得模糊
在X上发帖,辛克莱警告说:“我的身体和声音被未经允许地复制来赚钱。如果你不想生活在一个无法分辨真实健康信息和虚假信息的世界里,请点赞或转发。”第二天,他又发出了另一个警告:“注意:假广告和声称获得认可的AI生成视频正在流行,提供虚假的健康和医疗信息。这些罪犯正在危害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这些警告指的是一个名为Time to Thrive的YouTube频道,这个频道使用辛克莱的数字形象和合成声音制作“受他公共工作启发”的视频。创作者坚持认为这些材料是粉丝制作的,具有教育意义,但结果——一个世界上最知名的长寿科学家的深度伪造版本,模糊了致敬和骗局之间的界限。
Longevity.Technology:人工智能既是该领域最大的加速器,也是最不稳定的力量。明智地使用,它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揭示衰老的生物学——绘制分子级联,预测治疗靶点,并将数十年的实验室工作压缩到几天的计算中。鲁莽地使用,它同样可以迅速侵蚀公众信任,像细胞一样轻易地伪造科学家,并传播长寿科学努力逃避的虚假信息。辛克莱的深度伪造不仅仅是伦理上的刺激;它们是对一个以信誉为最有价值货币的学科的警告。长寿不能成为一个镜子大厅,在这里,化身推销伪科学,而真正的研究者却被他们的合成回声淹没。能够延长我们健康寿命的技术绝不能缩短我们对真相的关注——因为如果人工智能要帮助我们活得更久,它必须首先学会更快地讲真话。
伪造危机
这一事件触动了长寿社区的敏感神经,该社区一直在与公众对补充剂、生物黑客和科学支持的干预措施的困惑作斗争。辛克莱对sirtuins和NAD+代谢的真实研究激发了消费者对抗衰老产品的热潮;一个可信的AI版本的出现——一个能够“说出”他从未做出的新认可——将这种热情变成了武器。
辛克莱告诉Longevity.Technology:“滥用我的名字和形象来推销产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对我的团队来说是一场持续的斗争——但科学家的人工智能冒充则更加危险,危及公众健康并侵蚀真相本身。”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在一个合成语音和逼真头像可以以最低的技能或成本生成的数字环境中,制造权威变得异常简单,而公众更难分辨什么是真实的证据,什么是模仿的。
尽管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处理深度伪造色情内容和政治虚假信息,但针对科学冒充的具体指导仍然很少。然而,在健康和长寿领域,声誉往往与消费者行为和投资相关,造成的损害可能既影响声誉,也会带来实际的后果。
Biohub的十亿美元转型
如果说人工智能与长寿的关系有一半让人担忧,另一半则显得具有变革性。在辛克莱的警告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的同一天,夫妻档马克·扎克伯格和普莉西拉·陈宣布了人工智能的另一种应用——旨在治愈、预防或管理所有疾病。
在Facebook上发布,Meta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表示:“十年前,我们推出了CZI,我们为自己所做的感到非常自豪,尤其是Biohub,我们相信在这里我们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美国儿科医生和慈善家陈博士继续说道:“当我们开始时,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科学家在本世纪治愈或预防所有疾病。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我们现在相信这可能会更早实现。”
这对夫妇是‘陈-扎克伯格倡议’(CZI)的共同创始人,该倡议已经在科学研究中投资超过40亿美元,他们解释说,CZI现在将把精力集中在扩展生物中心——他们在旧金山、纽约和芝加哥的研究中心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型组织,“结合前沿人工智能和前沿生物学。”
扎克伯格在同一视频中解释道:“我们正在汇集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科学家、大规模计算集群和最大的细胞数据集,以创建虚拟细胞和虚拟免疫系统,以推动科学进步。”其雄心是计算建模人类生物学,使研究人员能够在进行体内实验之前模拟疾病、免疫和细胞修复。
这个倡议将保持开源,CZI承诺将其数据集和模型免费提供给全球科学家。在一个专有算法常常藏在付费墙后面的时代,这种开放性可能会成为它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在愿景与警惕之间
这种对称性引人注目:在数字领域的一个角落,人工智能假扮科学家来销售补品;在另一个角落,人工智能正在被训练以模拟生物学并加速发现。相同的基础技术——学习、模仿和预测的神经网络——在不同的操控者手中,能够实现欺骗或发现。
在许多方面,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故事:辛克莱的合成自我与扎克伯格的合成细胞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侵蚀可信度,另一个扩展可能性。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揭示了长寿领域进展的脆弱性与希望。
扎克伯格和陈的项目无疑是极具雄心的;人工智能将治愈疾病的时间从一个世纪压缩到十年的想法,介于希望与自负之间。然而,与社交媒体上充斥的深度伪造头像不同,CZI的工作根植于可验证的数据、机构合作伙伴关系和透明度——长寿研究所依赖的基本要素。
对于一个既受科学又受公众想象驱动的领域,保持这种区别至关重要。如果公众开始怀疑那些宣传真实研究的声音,整个长寿生态系统的可信度可能会比它所试图保护的端粒衰退得更快。
真相作为生物标记
长寿领域不仅仅关乎获得的年数,还关乎过程的完整性和生命的持久性。人工智能必将在解读衰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包括蛋白质折叠预测和个性化治疗,但它也将考验我们共同分辨有用信息与噪声的能力。健康寿命的未来不仅可能取决于我们教机器学习的速度,还取决于我们教它们如何讲真话的细致程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