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极新主办、北京光合势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电子商务协会、生数科技、亦心科技、水母智能、盈政咨询等单位支持的「自媒体和IP的AI破局之路」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静明厅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围绕“AI重塑IP价值链”主题设置主题演讲、创新路演、成果发布与圆桌讨论四大板块,共汇集来自文娱、技术、投资、文旅与自媒体生态的近百位行业嘉宾,现场交流持续四小时。
![]()
![]()
与会嘉宾从影视工业化、内容工具链创新、情绪消费与IP构建、新型文旅内容生产、多模态视频生成等方向展开深入讨论,共同解析AIGC在内容产业中的结构性重构力量。论坛同期发布《2025AI赋能IP繁荣先锋榜》与《AI+文娱趋势报告》,系统呈现AI与IP融合的年度实践成果和行业趋势。
相比以往关注“降本增效”的视角,本次论坛进一步明确了AI对内容生产范式、IP生命周期与创作者生态的深层重写,为文娱产业在新技术周期下的升级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论坛开场致辞中,北京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马小森指出,北京正成为电子商务创新与AI内容融合发展的重要试验田。随着直播电商、即时零售与沉浸式消费快速扩张,IP作为“情绪资产”赋能品牌的能力愈发突出。AI的加入让IP从高门槛走向普惠化,使中小企业同样能够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进入内容品牌化时代,为后续技术实践者与内容生产者的分享提供了重要的背景锚点。
![]()
北京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马小森
随着产业背景被铺陈清晰,多位来自影视、动漫与内容工具链的一线嘉宾,从不同角度切入AI如何正在“改写内容工业”的核心命题。
首先,博纳影业集团AIGMS制作中心副总经理王国良分享影视行业的结构性变革。他指出,生成式视频模型正逼近专业制作标准,AI正从辅助工具迈向“影像引擎”。《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的成功,证明了AI内容的市场接受度。他判断,“影视专用大模型”将在未来两三年成为行业标配,而人类创作者将在审美与叙事中继续发挥核心价值。
![]()
博纳影业集团AIGMS制作中心副总经理 王国良
紧接着,中影年年联合创始人苑朋飞从更系统的维度展示AIGC如何从底层重塑内容链路。他介绍了从数据资产、模型体系、生产流程到运营系统的完整布局,“3天建模到3分钟”的效率革命,使长篇3D番剧、AI动漫、智能短剧全面进入工业化阶段。
![]()
中影年年联合创始人 苑朋飞
如果说博纳影业和中影年年展示了“行业巨头的智能化升级路线”,那么资深AI创作者“酒鬼”的分享则从一线创作者视角呈现了“工程化内容生产”的未来场景——从剧情生成到镜头语言与后期合成的全链路AI化,让影视内容走向更高质量与更大规模的普惠生产。
![]()
资深AI创作者 酒鬼
这些从产业头部与创作者实践共同呈现的信息,清晰地指向同一个趋势:内容生产已经从手工时代正式迈向智能工业时代。
在经历了上游“生产侧”的讨论后,论坛自转向“消费侧”和“商业化侧”的深层结构变革。
亦心科技创始人刘昌伟从“情绪消费”的视角切入,指出年轻人的消费动机正在从功能导向转向情绪导向,而IP正是最核心的情绪容器。他展示了如何通过AI绘图、自动建模与柔性制造,让“灵感在数小时内变成实体产品”。其观点也让现场讨论自然过渡到一个更宏观的问题:AI如何改变IP商业的起点和终点。
![]()
亦心科技创始人 刘昌伟
承接这一讨论,星贤文化&AIpai平台创始人陈坤进一步强调,AI不仅是工具,更是“内容基础设施”。AIpai通过对话式流程打通分镜、文生图、配乐、配音到视频合成,使“人人拥有工作流、人人能够生产IP”的愿景从概念走向现实。在完成从“生产端→消费端”的逻辑过渡后,思想之光环节进一步展示了AI在不同垂直赛道的深度落地,为全场讨论提供了更具象、可感知的案例。
水母智能负责人周志鹏展示AI如何让创作者从“被动消费内容”转向“主动表达自我”,其在非遗、动漫与漫剧方向的应用案例显示AI的价值已超越“工具”,正在成为“文化生产力”。
聚力维度创始人赵天奇介绍全球唯一实现工业级3DAI影视生产的体系“赛娲SEVA”与“赛博导演”,将制作成本降至1%、实现“每天生产1–2分钟番剧级内容”。这标志着影视行业已从“资源竞争”迈向“效率竞争”。
随后的分享过渡到文旅赛道。北京云耕九州文旅科技集团CEO云齐格指出“微短剧×文旅”将成为区域经济与文化出海的新增长点,通过在多地建设文旅短剧基地,团队把短剧变成文旅体验、消费场景与品牌传播的统一入口。
而在视频生产侧,生数科技商业化总监陈鹤天展示了Vidu如何将原本需要数月完成的视频制作压缩到数天甚至数小时,并判断“2025年将成为视频生成内容的爆发元年”。
![]()
![]()
![]()
![]()
![]()
圆桌对话将“趋势”与“实践”再次连接起来,形成内容生产、内容运营与产业发展的闭环。光合势能营销创始人梁笑天与陈坤、陈鹤天、石宇翔、张震、李想等嘉宾,围绕“自媒体和IP的AI破局之路”展开深度讨论。嘉宾普遍认为,AI正在打破自媒体、个人IP与商业IP之间的边界,内容生产正从个体走向平台化,从经验驱动走向工业化。
![]()
本次论坛,极新创始人姜稳正式发布《2025AI赋能IP繁荣先锋榜》与《AI+文娱趋势报告》。姜稳指出,当前IP产业的核心矛盾已从“内容不足”转向“高价值IP稀缺”与“产业化能力薄弱”并存的阶段。他强调,AI技术不仅是降低创作成本的手段,更是激活中长尾IP价值、推动其实现智能衍生、多语言改编与跨媒介延展的关键引擎。
报告进一步预判:未来三到五年,能够在“合规、AI技术与全球化运营”三大维度同步构建能力的企业,将有望在短剧、游戏、影视、动漫、自媒体等五大领域,打造出新一代的IP运营平台。
![]()
极新创始人 姜稳
随后姜稳特别阐述了《2025AI赋能IP繁荣先锋榜》的构建逻辑与长远意义。本榜单并非简单以流量或收入为标尺,而是立足于“IP可持续运营与跨媒介产业化潜力”,从AI融合度、产业化延展力、出海潜力等多个维度系统评估,覆盖短剧、游戏、影视、动漫、自媒体、文生图文视频音频与智能分发等十大核心赛道,上榜主体既包括腾讯、中影、爱奇艺、博纳影业等行业巨头,也包括Alpai、水母智能、BridgeReel、ACEStudio等快速崛起的新锐力量。
![]()
所有嘉宾的观点最终收束于一个共识:未来的竞争不在于创作速度,而在于能否构建可复制的IP体系、可延展的内容资产与可持续的运营能力。
而AI正是这场结构性转变的关键动力。内容产业正从局部技术升级迈向系统性重构。AI 不只是提升效率,而是在重写内容的表达方式、生产方式与传播路径,加速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工程化、智能化”转变,行业的创新空间正在被进一步打开。
顺着这一演进路径,极新将在12月举办2026 AIGC 峰会,以更前沿的技术视角、更深入的产业洞察与更开放的跨界对话,探索 AI 与内容产业共振下的下一轮增长曲线。
更多干货分享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视频号~超多精彩对话内容等待您的解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