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股份(603628):光伏支架细分龙头,储能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本文首发日期:2025年11月16日
一、公司基本面:光伏界的“脚手架专家”,如何用支架撬动全球市场
1. 业务本质:给太阳能板搭“骨架”的隐形冠军
清源股份的核心业务可概括为 “光伏支架系统+电站服务”双引擎模式。通俗来说,它就是太阳能电站的“骨架供应商”——专门生产固定和支撑太阳能板的金属支架系统。比如:
屋顶电站场景:为工商业厂房安装分布式光伏支架,好比给屋顶搭“钢铁骨架”,确保太阳能板能抗台风、承积雪,寿命长达25年;
地面电站场景:为沙漠荒地的大型电站提供智能跟踪支架,像“向日葵”一样让太阳能板跟着太阳转,发电效率提升15%以上。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收入构成中:光伏支架占比72.28%(核心业务),电站开发建设占比25.56%,储能等新产品贡献剩余份额。其产品已覆盖全球50多国,累计安装超75万座电站,相当于为800万家庭供电。
2. 技术护城河:200款产品矩阵+全球化认证壁垒
专利护城河:拥有12大类36项产品线,总计超200款支架型号,针对不同气候设计抗风压2400帕、抗雪载5400帕的专属方案;
认证壁垒:通过欧美澳等地的TÜV、CE、MCS等8项国际认证,澳洲分布式支架市占率连续15年第一,客户包括AGL、BayWa等全球能源巨头;
智能化升级: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实验室研发光伏安装机器人,实现支架自动拼装,工期缩短30%。
3. 成长潜力:储能业务成新引擎,政策东风加持
短期催化:2025年澳洲推出23亿澳元户储补贴,公司TNK系列储能系统已落地销售,预计2026年储能收入突破5亿元;
长期逻辑:全球光伏装机量年均增速6%,公司智能跟踪支架市占率有望从18%提至30%,毛利率保持25%以上。
4. 行业地位:细分领域“小而美”,盈利质量领先
在光伏设备行业306家企业中,公司ROE达7.47%(行业平均-2.51%),每股收益0.36元超行业均值60%,彰显细分龙头韧性。
二、市场标签与资金视角
1. 概念标签:踩中所有新能源热点
市场常见标签:BIPV概念(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光伏辅材龙头、高股息(股息率0.42%)、一带一路(产品出口50国)。
2. 实控人与治理:股权分散但团队稳定
实控人结构:前三大股东为民营资本,无控股股东,股权分散但管理层从业超15年;
战略定力:连续5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5%,2025年联合高校攻关AI安装机器人,技术基因深厚。
3. 股东结构:外资低调布局,无国家队重仓
前十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北向资金)持股0.56%,2025年三季度增持73万股;
未出现汇金、证金、社保基金等国家队身影,股东户数3.11万,较年初减少11%。
4. 资本动作:分红稳健,投入新技术研发
2024年分红:每股派现0.07元,股利支付率约21%;
再融资动向:资金投向储能产线扩建及智能支架研发,2025年研发费用4899万元。
三、财务健康与风险扫描
1. 业绩增收不增利,现金流改善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7.55亿元(+27%),净利润9924万元(+1.42%),净利率仅5.9%;
现金流优化: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覆盖净利润2倍,应收账款周转率2.30次,回款效率待提升。
2.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海外收入占比32.13%,2025年三季度汇兑损失1787万元;
原材料成本:铝材占支架成本60%,若价格涨10%可能挤压毛利率3个百分点;
竞争加剧:国内支架企业超200家,价格战可能侵蚀利润。
3. 退市风险:无。营收规模远超退市红线,连续多年盈利。
四、估值评估与市值分析
1. 估值水平:PE高于行业,反映成长预期
当前PE-TTM 46.95倍,高于光伏设备行业均值(约30倍),但低于储能概念股(如固德威60倍);
PB 3.20倍,接近行业中位数,反映轻资产运营特性。
2. 资产价值与历史百分位
产能重估:厦门、天津两大生产基地产能7.57GW,重置价值超20亿元;
历史百分位:当前股价15.74元处于52周最高点(区间9.93-15.74元),市值42.99亿元较2024年低点反弹58%。
3. 合理市值预估
基于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1.35亿元(东方证券数据),给予35倍PE(参考储能业务溢价),对应市值47亿元,较当前43亿元存在9%空间。
五、操作策略与走势推演
1. 操作规划
建仓区间:12-13元(对应市值33-35亿元,参考每股净资产4.91元的2.5倍PB支撑);
止盈目标:18-20元(需跟踪储能订单放量及毛利率企稳);
止损线:11元以下(跌破年线及现金流支撑位)。
2. 后期走势推演
短期催化:Q4澳洲储能订单落地、光伏支架季节性需求回暖;
风险点:铝价暴涨压缩利润、欧美贸易壁垒升级。
结语
清源股份是一家“支架基本盘稳固,储能业务弹性足”的光伏配角:传统业务提供现金流安全垫,储能和智能化升级则打开估值天花板。投资者需关注其储能业务转化效率,若2026年储能收入占比突破10%,当前市值有望挑战50亿元关口。
(数据来源:公司2025年三季报、东方财富网、证券之星;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