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点评#春节之后,可以说房地产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一些国家政策带来的变化,更多的是很多人在心态上发生了变化。因为如今把房子挂出去卖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想购买的人却越来越少,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你真的想把房子卖出去,就要比正常的价格低很多,所以在这个阶段考验一个人的魄力以及甘于割肉的“甩房”气度。
![]()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超大房地产公司都出现了问题,去年有恒大,今年万科也顶不住了,通过万科房子所体现出的解决方案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也许以后很多房子会在地方政府以及国有公司手里,而房地产将会向其它形态变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卖房子就更难了,因为国家加快了房地产政策的调整,以后很多人可能都能买得起房子,但房子权益在某些方面可能和我们前些年所面临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房地产改革也会逐步深化。当然,房地产税是否能及时颁布并落实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卖地来解决财政危机已经很难,即使今天国家把一些债务已经化解,但所带来的长期负重却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前些年,当我们谈论到中国房地产未来命运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抱有积极乐观态度,认为房地产只会涨不会降。但我在2019年曾发布过一个言论,也做了一期视频,我觉得在中国房地产不可能只涨不降,然而降价最多的恰恰是一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高,而且未来能接盘的人少,所以注定会进入这样一个结果,但当时很多人质疑,他们一直坚信房子永远涨,一线更会永远涨,因为已经进了局中局。
虽然今天在一线城市中,广州已经开了绿灯,颁布了很多的新政,不得不说这些政策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很好,但却并没有得到特别理想的结果。然而在三月份之后,深圳有可能也会有所变化,北京、上海随之也会有所改变,只是力度大小的问题。说句心里话,如果不能在一线城市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房地产发展的路子,那么对其他城市来讲可能会更难以突破。不管如何,房子金融属性已经大大降低,然而居住属性正在进一步呈现,对此,有很多人特尴尬,但又特别无奈,毕竟在房子高点时买了。特别是在2017年到2022年,这五年购房的人到今天感受到了房地产价格改变对个人财产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心情。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一点,很多人在购买房子的时候都属于贷款方式,可以说负担很重,同时这几年经济又不景气,很多企业步履艰难,而国家也很困难,一些央企以及公务员也面临收入降低,当然,这个都属于可控范畴。然而对一些创业者,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主来讲,如果手里有些房子恰恰是在那个阶段购买,到今天所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当然,对于一些财大气粗的人来讲无所谓,所以也能轻松度过这个阶段,但不管如何,房地产对于很多人来讲会面临巨大考验,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是继续持有还是彻底放弃,我觉得在2025年下半年是应该做出重要决定的时候了。当然,对于一些刚性需求或者是只是买来居住的人来讲,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房子升值或者降价,该买还是应该买,当然,这种情况买了也不要有任何的后悔。
虽然国内一些从事房地产的人认为如今房价已经很低了,到了一个该上涨的边缘,所以很多人觉得房地产价格有可能涨上去,然而对于一些西方自身机构来讲,他们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还有很大下降空间,特别是在2025年依然会持续走低,所以存在一定矛盾。但人民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虽然很多人嘴上不说,但实际上根据自己的判断也知道中国房地产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当然,明白的人越来越多,但无可奈何的人依然无可奈何,因为已经被套住了,想解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说大家都看好的一些事情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房地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然,正因为房地产长期处于一种诱惑地位,所以才让很多人不惜架杠杆,希望获得更多收益和回报,无形中也是凭借努力把自己推到了这样一个境地。
当然,随着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特别是deepseek的亮相,以及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国家进一步重视。在这种情况之下,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位置减弱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在进一步督促改革,而这种改革对房地产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所以到今天,我们看到中国曾经特别优秀的一些房地产公司,到今天没一个特别轻松,只是困难大小的问题。前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大连万达王健林的一些信息,这是曾经商业地产的标杆企业,就像万科在民用住房中的地位一样,但到今天这两个榜样都已经失去了往日地位,不得不说让人思考。
我举一个小例子,在2016年十月份之后,房地产那波上涨可以说来势汹汹,但正因为上涨的特别的快,所以造成2017年很多人开始以小换大,所以那个时期房子很快涨了一倍,然而到了2018年之后,开始就有更多人组团炒房,炒房热开始了,即使没太多资金,大家也开始采用拼房模式,这种情况在深圳很多。每个人拿出几十万或者上百万一起拼房,所以今天痛苦不堪的人就有很多了,到今天我们可以看一下,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房价波动实在太大。然而,深圳周边两座城市影响也很大,东莞波动不小,惠州影响更大,特别大亚湾一带,买房的基本都后悔了,也彻底颠覆了大家在2017年左右对房地产的认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因为造成损失的人太多了。
我们再看一下环京地产,那个时期炒的也非常火,但最终也苦不堪言。我举个简单例子,河北永清那个时候最高点都能够到达18,000以上,但到了2021年的时候又逐步回落,到了每个平方9000左右,很多人认为已经到了谷底,于是就有了一拨人偏偏在这个节点买了房子,但没想到以后又降了几千,所以买环京地产的人损失极大。当然这些都充分说明北京的房子对周边房地产的拉动力不够,虽然北京与上海的房子自身房价相对来讲比较坚挺,但也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通过这些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北上广深依照市场规则都无法稳定房价,那么对于中国其他等级的城市来讲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有些事情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因为如今的房地产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也不一样了,平时喜欢谈论房地产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谈起来有太多无奈和伤心的地方。然而对于房地产的未来趋势,显然大家能感受到一种结果,但是却不愿意过多去想,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所购买的房子进一步贬值。当然,这是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心态,可以如此考虑。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个问题,中国房地产泡沫稀释了这么多,除了买房子的人承担了特别大的直接损失,但对没买房子的人来讲,也承担了一些损失,因为钱不由自主贬值了,这属于间接损失。
通过中国这几年房地产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盈利模式都是在别人看不懂、看不清、看不上的时候,当更多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发财致富之路,都认为这是一个能改变个人命运的黄金节点,其实进去之后会发现基本属于“陷阱”,虽然当年房地产有很多难以说明的问题,很多人盲目认为房地产不可能降,国家银行也不可能让房子降。但事实证明,如今正在用一种新的方式和方法来化解这个问题,对于原来已经有极大购房损失的人,也只能承受这样一个结果。当年对于很多人来讲,有闲余资金不去购买房产也没更多投资去向,这部分人虽然损失不小,但是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水平。然而对于一些勉强贷款买房子的人来讲,那所面临的困难就不一样了,这些造成了很多人的巨大压力。我们且不说拍卖房的数量,我们看一看银行直接销售的挂牌数量就能够在内心里更明白了。
如今裁员非常严重,如果有房贷,工作也丢了,或者生意亏钱了,无异于雪上加霜,会造成很多人极度郁闷,这是有关民生的一个大问题,希望国家密切关注这部分群体,同时也需要帮助这些人群,因为他们不仅资产缩水,同时也意味着压力倍增。当然,在这种情况之下调整心态极其重要,因为在面对未来房地产的问题上,作为我们这种普普通通老百姓能选择的地方实际上不多了。如今不是不想卖,是你卖不了,如果想卖掉,那就要相当有诚意,只有低价能勾起一些购房者的兴趣,如果按照常规房价适当给一些优惠,显然效果不大了。即使把房子挂出去也基本无人问津,所以在房子这个问题上,不管如何操心,个人所起到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数字内容生产者##活着就是为了摆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