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小地方的银行挂出了大量住宅房源。比如四川农信的代售房源超过2.4万套,广东农信也有1.2万套,吉林银行、天津银行等也挂出了不少处置资产。
我找了半天,终于在京东的法拍页面找到了一些线索:兰州一家银行的法拍房遍布各地,既有兰州本地的,也有抚顺的,单价低至2000元/平米。从照片能看到,这些房子的楼后就是烂尾楼。说白了,这些房子就是我常说的“砖头水泥”——明明已经没什么资产价值了,却还得放在资产类目里挂牌,真有人会买吗?
这些房子哪儿来的?大部分都是开发商的抵押贷资产。现在很多小地方的房价跌得只剩原来的1/3,房子没人买,开发商自然还不上贷款,这些房产就被银行收回,拿出来拍卖了。
当然,这事儿背后藏着一门“生意”。我们都知道,不少人能在其中获利,尤其是资产评估环节——评估价定得高,相关方就能多拿不少钱,这本身就是一门隐性生意。所以最近房地产总被放在“防风险”的语境下讨论,风险确实不小,尤其是对地方中小银行来说,背后的窟窿肯定存在。
这些房子挂出来,无非就是走个流程。真正的麻烦在于,这些房子根本卖不掉,最后贷款到期后的兑付问题才是核心。但话说回来,这些房子本质就是一堆砖头瓦块,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和楼市的影响非常有限——除非全国楼市重新进入快速上行通道,否则他们现在挂出来的这些房源,大概率是卖不出去的。
当然,我也不希望全国楼市再回到快速上行的通道。要是现在这些法拍房真的跟着涨价,那不是坑人吗?
我们再回头去这些平台查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些城市,会发现根本没有这类中小银行挂出的“金融资产”法拍房。你说奇怪不奇怪?为什么那些真正有资产价值的城市,反而没有这些房源?是不是该查查当初放贷的相关人员,到底有没有问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