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是不是老刷到 “楼市翻过万重山,好日子在后面” 这句话?有人说这是楼市要回暖的信号,也有人说又是炒作,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掰扯清楚。
先给大家摆点实打实的情况,咱不搞那些专业术语。最近楼市确实有了些不一样的动静:首先是官媒接连发声,说房地产还有发展空间,不是没潜力了。然后 A 股的地产股突然就支棱起来了,华侨城这些企业连着涨停,新领导上任还搞起了 “十五五” 规划,看着是要好好干一场。更关键的是咱们能摸到的变化:2024 年全国各地出台的楼市政策超 780 条,取消限购、降首付、降利率,能出的招基本都上了。
效果也真真切切摆在那:北京 9 月二手房网签量涨了 17%,上海 12 月单月成交快 3 万套,创了近年新高,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也回到 2020 年之后的高点。可能有广州的朋友会说 “我这房价还在跌啊”,确实,白云、番禺这些地方二手房还在降,但你看天河、越秀的新房价格已经稳住了,这就是现在楼市最真实的样子 —— 不是全面暴涨,而是慢慢回暖,而且分化越来越明显。
那为啥说 “翻过万重山” 了?咱拆解三个核心原因,第一,政策终于把 “保交楼” 放在了第一位。之前大家不敢买房,最怕啥?怕钱交了房烂尾!这两年政策盯着保交楼使劲,烂尾楼的数量肉眼可见地减少,房企融资也慢慢恢复了,开发商终于能安心盖房,不用再玩 “高杠杆、高周转” 的猫腻了。这就像爬山时终于把脚下的坑填上了,不用再担心掉下去。
第二,政策松绑踩在了点子上。之前限购限贷把很多刚需和改善族卡在门外,现在一线大城市都开始分区域放松,北京五环外、上海外环外不限购,深圳非核心区社保不满一年也能买。更实在的是利率降下来了,上海、深圳二套房利率跟首套一样,都是 3.05%,每月房贷能少还不少钱,这才是真金白银的支持。
第三,经济大环境在托底。楼市从来不是孤立的,就像专家说的,经济回升向好,楼市自然就稳了。2024 年经济增速保持不错,大家就业和收入慢慢稳定,才有心思考虑买房的事。之前大家不敢出手,说白了就是心里没底,现在大环境稳了,观望的人也就慢慢动起来了。
那这波 “翻山” 之后,对咱普通人有啥影响?咱不说虚的,就说三个实际变化:
首先,买房不用再 “赌运气” 了。以前买房像开盲盒,怕烂尾、怕减配、怕开发商跑路。现在行业进入 “结构性调整 + 深度转型期”,房企不敢再盲目扩张,反而要靠质量和交付赢口碑。以后买房,现房会越来越多,合同里的承诺也能更靠谱,咱普通人不用再提着心过日子。
其次,市场不会再大起大落了。之前楼市要么疯涨要么猛跌,刚需族总被割韭菜。现在政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 “止跌回稳”,不是要炒高房价。就像广州的房价,核心区稳住了,远郊区还在调整,这就是健康的表现 —— 房子回归居住本质,不是投机的工具。
最后,好房子会越来越多。以前开发商靠拿地、盖楼、卖房就能赚钱,现在不行了,得做差异化。你看上海、成都的新盘,高端改善房源占比都到 60% 了,户型设计、绿化配套、物业服务都在升级。以后咱买房,选择更多,能挑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好房子,而不是被开发商的营销套路忽悠。
说到这,说说我的看法,所谓 “楼市翻过万重山”,绝不是回到以前炒房暴富的 “黄金时代”,那些说楼市要重回 “黄金时代” 的,要么是不懂行,要么是想割韭菜!万科之前说的 “黑铁时代” 也不对,因为它把炒房的时代当成了黄金,那根本不是咱老百姓的黄金时代 —— 房价炒得越高,普通人买房越难,最后跌得越惨,那是少数人的狂欢,多数人的劫难。
我认为,现在楼市翻过的 “万重山”,是告别了疯狂炒作的旧时代,走进了 “居住优先” 的新常态。真正的 “好日子”,不是房价暴涨让炒房客赚钱,而是咱普通人能买得起房、住得安心,房子能真正匹配家庭需求和收入水平。以后的楼市,拼的不是谁拿地多、谁盖得快,而是谁的房子质量好、谁的交付有保障、谁的服务更贴心。
而且大家要明白,“翻过万重山” 不代表一路平坦。现在楼市分化越来越明显,一线核心区会慢慢企稳,二三线城市可能还会慢慢调整,每年跌个 4-5% 很正常。这种分化不是坏事,反而能挤出泡沫,让房子的价格回归合理。那些还想着靠买房暴富的,趁早死心;但真正有居住需求的,也不用再恐慌,因为市场会越来越规范,政策会越来越务实。
还有个扎心的真相:以前楼市是 “夜壶”,经济不行了就拿出来用,现在不一样了,经济增速不靠房地产也能稳住,这说明楼市终于不用再扛着整个经济往前走了。这种 “松绑” 对楼市来说是好事,能让它回归本质;对咱普通人来说更是好事,不用再被高房价绑架,不用为了买房掏空六个钱包,不用把一辈子绑在房贷上。
最后我想说,楼市的 “好日子”,是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的日子,是开发商踏实盖房、购房者安心买房的日子,是房价和收入能慢慢匹配的日子。以前的楼市像坐过山车,刺激但危险;现在翻过了万重山,终于能走在平坦的路上,虽然慢,但稳,这才是咱普通人真正需要的 “好日子”。
至于未来楼市会怎么走,不用听太多噪音,看看身边的交付情况、问问买房的朋友的真实感受、看看自己的钱包,心里就有数了。咱们不用焦虑,也不用盲目乐观,跟着市场的节奏走,跟着自己的需求走,就不会出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